您的位置:首页 >互联网 >

靠新冠疫情发财的近岸蛋白质冲科创板有把握吗?专利研发能力存疑!

2022-03-30 19:03:12    来源:维科号

知情郎·眼|

侃透天下专利事儿

有段时间没聊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了。

正好,一家靠新冠疫情业绩大增冲击上市的企业近岸蛋白质挺有意思。

知情郎就聊聊它的专利故事。

这公司做重组蛋白产品的,且发明专利 12 项,其中 7 项为原始取得,5 项为受让取得,7 项原始取得发明专利中有 5 项为 2021 年申请。

这种上市突击申请专利拼凑科创属性的做法令上交所心存疑虑,所以问询阶段问了一大堆相关问题,就是问公司科创属性是否达标!

市场也比较关注公司科研能力。

公司2021年12月申报材料被受理,目前经历了一轮问询答复,保荐机构民生证券。

看看这家公司的成色。

01科普下重组蛋白

重组蛋白这名词,估计绝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先简单科普下。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多姿多彩的生物体功能单元——细胞的基本有机物,也是地球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重组蛋白,顾名思义是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的蛋向药物、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最重要的产品。

现实是,由于蛋白质对基础研究、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重要性,获得高产量、高品质和低成本的蛋白质成为持续的现实需求。

由于天然蛋白发含量低、提取难度大,通过重组DNA或RNA的技术获得的“重组”蛋白质应运而生。

简而言之,应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目的蛋白的基因片段,将其导入合适宿主细胞进而表达、纯化得到特定的重组蛋白。

现阶段,作为医疗用处的绝大部分重组蛋白是人体蛋白或突变体,以弥补某些体内功能蛋白的缺陷或增加人体内蛋白功能为主要作用机理。

蛋白药物是重组蛋白发展的重要方向,全球重组蛋白药物市场已经历40多年发展历程,重组人胰岛素Humulin是全球首个重组蛋白药物。

重组抗体药物因其良好的靶向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指定抗原,为癌症、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重点疾病领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疗效更优的选择,是目前生物药的主流产品。

另外,体外诊断试剂种的抗原、抗体、诊断酶等多数也都是重组蛋白,是体外诊断产品的核心原料。

重组蛋白试剂也是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工具,高纯度、高活性的重组蛋白可用于各种疾病研究。

多肽类激素药为目前重组蛋白中的“明星产品”,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卵泡刺激激素还处在快速放量期。

小瓶胰岛素

02近岸蛋白质很冷僻,靠新冠疫情发财!

新冠疫情毁了很多企业,但也成就了很多企业。

比如这公司,若无新冠疫情助攻,以他的业务体量很难有资格上市!

近岸蛋白质也是专注于重组蛋白产品应用的企业,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等。

公司规模很小,2018年的营收才2600万,2020年靠着新冠疫情业绩爆发才突破亿元营收规模。

公司表示,2020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2019年度增长14,415.95万元,主要系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司新冠相关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其中新冠诊断抗原实现 收入5,567.11万元,新冠诊断抗体实现收入5,401.80万元。

你懂的,要是就原来2600万这收入规模,唉,虾米级别的哪里能上市啊。

从市场竞争格局而言,这公司也有点寒碜。

唯一拿得出手的是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

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0年中国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仍然由进口品牌领跑,第一和第二名分别为R&D Systems和PeproTech。

近岸蛋白占据了国内总体市场6.5%的份额,在中国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位列第四,在国内厂商中位列第二。

03与同行对比

A股公司对比,看看这公司的业务强度。

与行业公司对比,可比公司主要为义翘神州、百普赛斯、诺唯赞及菲鹏生物。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比较情况如下:

业务规模对比

从营业规模而言,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但体量都偏小。

公司产品收入主要应用于体外诊断、mRNA 疫苗药物、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及生物药应用领域。

其中,2020 年度及 2021 年度,体外诊断及 mRNA 疫苗药物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合计占重组蛋白产品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5.74%及 81.14%。

从整个市场格局来看,公司也承认,国内重组蛋白市场长期由R&D Systems、PeproTech和赛默飞等国外主要生产厂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国内重组蛋白企业普遍起步较晚,拓展全面的业务线、 研发队伍的建设、销售渠道的铺设等总体仍处于发展阶段。

尽管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在创新产品方面得到了市场认可,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公司总体规模较小,在资本规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

04公司核心技术?专利?

从公司申报材料看,这家公司自主研发了从蛋白质设计、改造、生产到抗体发现、诊断试剂等一系列综合技术平台,涵盖计算机辅助蛋白序列及结构分析技术、蛋白结晶结构解析技术、多聚体设计及模块化蛋白组装技术等7大平台共计23项核心技术。

然后,上交所问了公司专利量和技术先进性自证问题。

1)公司核心技术与发明专利和产品的对应关系,核心技 术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所起作用及先进性的体现;

2)公司保护核心技术的方式, 主要采用专利还是非专利技术,与同行业公司是否一致;

3)计算机辅助定向 进化设计、噬菌体建库等技术的技术难度及先进性具体体现,是否为行业通用技 术;

4)Legotein 蛋白工程平台和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在 研发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形成技术平台相关技术是否均为行业通用技术;

5) 结合前述核心技术及所形成的技术平台、核心技术先进性评价标准及与同行业 公司比较情况,尽量以可量化、客观的方式进一步论述技术先进性。

公司表示,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 15 项(申报时12项,申报过程中又授权3项)。

公司发明专利均为公司核 心技术的体现,具体情况下表所示:

(如图,截取了公司前7项专利说明)

15项专利并不多。对此,公司的解释是,公司所属行业系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主要核心技术均为工艺技术或产品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参数、条件、配方等,用于支持完成产品的高效开发与生产,一旦申请专利公开,容易被竞争对手在内部研发中参考使用,维权困难,故核心知识产权主要通过专有技术(Know-how)的形式予以保护,因此发行人申请专利较少。

截至本回复出具日,公司持有15 项国内发明专利,主要发明专利系以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产品或具体分子序列为保护对象,其余核心技术主要通过专有技术形式予以保护。

下表为行业同行的授权发明专利量:

看完这些回复资料,知情郎笑笑,国内上市公司尤其科创板拟IPO 的公司在申报材料里总是喜欢夸大自己的核心技术,这公司2020年的时候研发人员就54人,平均年薪也就17万,上市突击前,2021年的研发人员才增加到100人。

就这么点人,发这么点薪水,却宣称拥有诸多核心技术,这给自己灌水的。

05关于专利问题

写申报材料时,发行人发明专利 12 项,其中 7 项为原始取得,5 项为受让取得,7 项原始取得发明专利中有 5 项为 2021 年申请。

看完材料,这公司的科研能力是值得怀疑的,至少从专利层面,因为这公司专利储备、技术板凳深度明显不够,突击上市凑专利补专利润色科创属性的情况明显。

上交所看到这情况,也是直接问了公司专利情况,并要求保荐机构对公司专利发表意见。

请发行人说明:

(1)2021 年申请的 5 项专利立项、研发进展、人员及资金 投入情况,申报前所获批专利与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的关系;

(2)“抗人 CD73 抗体”专利转让予宝船生物的具体情况,相关协议签署背景、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及合同履行情况,上述专利在发行人核心技术及生产研发中的重要性程度。

(3)请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结合发行人发明专利申请取得时间及存在对外转让风险等事项核查并就是否符合科创属性发明专利指标要求发表明确意见。

知情郎点评几句,这公司申报前 12项专利,5项受让,7项靠自己研发取得,关键这7项里2021年申请的有5项专利,而公司在2021年年末申报材料被受理。

这么仓促!让投资人如何想?

也难怪上交所对2021年的5年申请的5项专利不放心,死活追问清楚。

公司的回复也直接。公司表示,自 2021 年度起申请专利数量较多主要系公司出于实际研发进度及产品规划考虑而申请,是公司持续推动技术研发与经验积累的成果。

对于部分关键技术,公司采用技术秘密手段而非申请专利的方式进 行保护。公司技术保护方式与同行业公司所采取的方式相似,符合行业惯例,公司不存在突击申请专利的情形。

06受让5项专利情况说明

关于受让取得的5项专利,来自于上海欣百诺和惠和生物,这2家公司分别向发行人转让发明专利 4 项和 1 项,对价为零。

且上海欣百诺系发行人和惠和生物的控股股东,甚至,上海欣百诺和惠和生物为发行人代垫 16 名员工工资、代垫原材料、代垫房租、代购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用友 ERP”)等费用,占公司营业总成本比例分别为12.89%、8.41%、4.77%及 0.26%。

上述 16 名员工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实际承担了公司的行政管理、研发及财务管理职能;其中公司财务总监曾兼任上海欣百诺财务人员。

情况比较复杂。

上交所很担心近岸蛋白质这公司运营业务的独立性问题。

说直白点,公司5项专利是控股股东免费给的,连公司运营的费用也是人家上海欣百诺部分垫付的。

你这开玩笑嘛?公司自己做啥的?纯就是拆出来的项目来上市圈钱的?

所以,上交所一口气问了7个问题,就是问近岸蛋白质与上海欣百诺的实际关系。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上海欣百诺在2004年10月设立,设立时曾从事重组蛋白产品的研发及生产, 以及生物医药相关的基础技术研究。公司成立后,上海欣百诺逐渐调整业务并发 展成为投资控股平台。

2012年上海欣百诺开始投资近岸蛋白及惠和生物。

2017 年 1 月,张江创投作为财务投资人,看好上海欣百诺控股的近岸蛋白质及惠和生物而投资入股。

2020 年 12 月,双方之间为厘清资产权属关系,充分发挥资产效用,公司确 认以 0 元受让控股股东上海欣百诺的 4 项发明专利、19 项商标。

公司零对价受让的 4 项发明专利保护的技术内容均与重组蛋白产品相关。

同样,关于惠和生物和近岸蛋白质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也提前处理了。

此前,惠和生物从事GMP级重组蛋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构成与近岸蛋白质的同业竞争,2020年12 月,惠和生物将 GMP 级重组蛋白产品生产相关资产转让给公司后,也将相关的一项专利转让给了近岸蛋白质(专利名称:一种蛋白质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9100577446)。

此后,惠和生物专注于生物药物研发业务,同业竞争情形得到解决。

这3家公司早期也存在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共用的情况,之后才厘清互相间的关系。

07公司新冠疫情专利

前面是公司基本面质量,再看下公司新冠方面的专利,有没有含金量。

背景技术介绍

COVID-19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SARS-CoV-2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

SARS-CoV-2是一种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RNA长度达到近30kb,N蛋白(Nucleocapsid)外壳的包膜中含有S(Spike protein,刺突蛋白)、M(Membrane protein,膜蛋白)和E(Envelope protein,包膜蛋白)三种蛋白。

目前发现的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病毒的S蛋白的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受体结合区)与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导致细胞膜与病毒包膜融合,最终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两种途径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

目前已经有超过5款疫苗三期临床结束,已经上市或将要上市,还有更多的疫苗处在临床阶段,中和抗体的新药研究也已经进入临床阶段。而如何评价药物和疫苗的作用,成为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疫苗的评价除了临床实验外,如何更好的跟踪接种后中和抗体的产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疫苗接种后的体外评价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对抗真病毒的感染,

第二种是拮抗ACE2与S蛋白(特别是RBD)的结合,

第三种是对抗假病毒的感染。第一种方式是最接近真实的,

但是对于实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无法作为普及性检测方法;

第二种只是评价了RBD与ACE2的结合抑制,对于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拮抗无法检测到;而第三种用假病毒的方式克服了前两种的弊端,因为不是真病毒,不具备感染能力,普通实验室即可操作,模拟了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比阻断蛋白之间的结合更真实。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做的假病毒外壳蛋白主要选择S蛋白,S蛋白和ACE2结合是感染的必要条件,但是现有技术中忽略了M蛋白和E蛋白的辅助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VID-19假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COVID-19假病毒,所述COVID-19假病毒由外壳蛋白质粒与辅助质粒经病毒包装而成,所述外壳蛋白质粒包括表达SARS-CoV-2 S蛋白的质粒、表达SARS-CoV-2 M蛋白的质粒和表达SARS-CoV-2 E蛋白的质粒。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COVID-19假病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外壳蛋白质粒与辅助质粒混合,转染宿主细胞,转染后收集的细胞上清中即含有假病毒,其中所述外壳蛋白质粒包括表达SARS-CoV-2 S蛋白的质粒、表达SARS-CoV-2 M蛋白的质粒和表达SARS-CoV-2 E蛋白的质粒。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COVID-19假病毒在筛选或评价COVID-19预防、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筛选或评价COVID-19预防、治疗药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有效物质包括所述的COVID-19假病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体外检测COVID-19预防、治疗药物疗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COVID-19假病毒与COVID-19的靶标样本、预防或治疗药物共同孵育,孵育结束后检测发光强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COVID-19假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COVID-19假病毒采用三质粒系统包装,以S/M/E蛋白替代表达VSV-G蛋白,比仅含有S蛋白的假病毒感染能力更强、灵敏度更高。

而且,COVID-19假病毒携带两种荧光报告基团,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团可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使得COVID-19假病毒应用时更简便。

关键词: 重组蛋白 核心技术 发明专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