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头条丨特斯拉4680电池要量产,宁德的麒麟电池很慌!专利维度解读新电池技术沉淀
知情郎·眼|侃透天下专利事儿
“嘴炮”马斯克吹的牛又圆上了,4680电池真要来了。
【资料图】
人家说,特斯拉将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新型4680电池的“大规模生产”!
业界一片惊呼!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要蛋疼了,4680来抢饭碗了。
4680 电池的排布形式
简单介绍下,4680电池是一款直径46毫米、高80毫米的大圆柱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高、成本低的优势,被称为全球电池行业“游戏规则改变者”。
特斯拉早在2020年就官宣,4680大圆柱电池将成为其主要的技术路线,不过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马斯克吹牛搞概念营销,商用量产遥遥无期!
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地了。看来,美国其实也是举国力挺特斯拉啊!
由于4680太威风太招摇!之后宁德时代整出个麒麟电池(CTP3.0)来对抗它,每次曝光的营销词都是麒麟电池性能比4680更强劲!
听的大伙儿耳朵都起茧了!
顺道聊聊4680电池的专利故事。
01马斯克的雄心!
美国当地时间8月4日,特斯拉召开了股东大会。马斯克(ElonMusk)介绍了公司未来的扩张计划。
他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到2022年底达到每年200万辆的生产速度,并将继续建设工厂。他计划让特斯拉拥有10到12家巨型工厂。
此外,马斯克预计特斯拉将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新型4680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换句话说,搭载新型4680电池的特斯拉即将大规模出售。
4680电池一直被马斯克当大礼包类似饥饿营销的手段推送给用户,只是概念上吹了许久,一直没大规模生产落地。
现在人家不跳票了!
据特斯拉介绍,4680电芯的单体能量提高5倍,整车续航里程可增加16%,电力相比有极耳电池提升了6倍,功率输出提升了6倍。
并且马斯克表示4680电池共计节省了约86%的成本,而每kWh降低了69%的成本。
一直以来,特斯拉在电池上的进化思路就是做大电芯。
从Model S的18650再到Model 3的2170电池,再到现在的4680电池,三代发展技术迭代,电芯成了大家伙。
目的更直接,减少电池之间的空隙变小,让整体密度变高。
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日本松下表示,目前正在为特斯拉供应电池。
同样的电池包容量下,18650需要7200多个电芯,2170需要4400多个电芯,4680只需950个电芯。装载了4680电池的车,大约能达到66%的空间利用率,而正是因为这密度变高了,续航里程也相应变得长了起来。以Model S为例,如果采用4680电池,续航能力有望从650km提升至750km。
估计看到这消息,最紧张的同行莫过于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
4680电池真要成了主流配置,麒麟电池就蛋疼了!
在业内看,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TP3.0)重电池包,而轻电芯;特斯拉的4680电池则明显在电芯上动了心思。
从技术角度看,麒麟电池是电池系统技术的迭代,而特斯拉4680则是电芯技术的迭代。
你说谁难度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特斯拉的粉丝肯定会说,电芯技术难度肯定大于电池包结构改变。
人家的观点是,麒麟电池没有在材料层面改变电芯材料,只是通过升级电池组结构的“外在升级”,比如改变电芯的排放位置,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等等,来提升电池的性能;而特斯拉4680电池则是通过电芯的“内在升级”,比如扩大电芯体积、改变阳极材料等等,让自己变得更强。
02 4680电池优秀在哪里?
对比过去的“1865”以及如今的“2170”,从命名来看,4680似乎只是电池变大了,由此前的“5号电池”变成了“2号电池”。
不过,圆柱电池直径 46 mm 是有讲究的,在特斯拉的理解里,这是续航提升和降本的最优解。
首先来看直径「46 mm」这个指标,从安全性来看,虽然整车电池节数减少可以降低 BMS 的管理难度,但是大电芯的散热是个难题,46 mm 是个平衡范围内的点。从提升续航和降本的角度来看,特斯拉认为 46 mm 以后整车的续航开始下降,同时降本的边际效益变得非常低,因此 46 mm 是最优解。另外从内部应力和角度来看,46 mm 也是一个比较临界的点,在化学性能、生产工艺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前,46 mm 是一个黄金尺寸。
另一个参数高度「80 mm」,其实目前业界还没有定论,主要因各家底盘设计而异,比如宝马采用的是 4695 方案,还有的厂商规划了 46105 的方案,即高度为 105 mm。但这个高度也不能太高,一方面是径向散热会成问题,另一方面这样会明显增加底盘厚度,从而影响设计美感和风阻。
特斯拉的4680高镍模组电池的设计
工艺细节有了明显的提升!官方公布的措辞如下:
1、采用“无极耳”设计
随着随着电芯体积的增大,电池阻抗也同步增大。对于这个问题,特斯拉的解决方式是采用创新性的“无极耳”设计。
极耳是从正负极集流体中引出了的金属导电体,电流正是通过极耳才能与电池外部连接。但是过于细长的极耳不利于电流传导,如果电流过大,就会出现发热,能量损失增大,而且会影响安全性能。
2、使用干电池电极工艺
特斯拉4680电池使用干电池电极工艺,不使用溶剂,而是将少量(约5-8%)细粉状PTFE粘合剂与正/负极粉末混合,通过挤压机形成薄的电极材料带,再将电极材料带层压到金属箔集电体上形成成品电极。这项工艺将会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使生产能耗降低10倍。
3、阳极采用硅材料
阳极材料方面,特斯拉将从硅材料入手。硅可以储存比石墨多出十倍的电能,但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可达400%,容易破碎,因此一直难以取代石墨。
特斯拉计划从根本上改变硅表层的延展性,使其不容易破碎,这项技术可以使电池的续航能力增加20%。特斯拉将研制的新材料命名为“特斯拉硅”,成本为1.2美元/KWh,仅为现有的结构化硅工艺的十分之一。
4、改进阴极生产过程
阴极材料方面,特斯拉通过改进阴极生产过程,减少水的使用和废水的产生,降低了电池阴极生产线66%的投资建设成本和76%的生产成本。同时,特斯拉推出电池回收服务,未来新电池都将通过回收的旧电池生产。
结合这些改进,特斯拉将增加54%的电池续航,降低56%的每千瓦时成本,减少69%的投资生产成本,能量密度提升之余,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特斯拉的4680电池去掉了原有的极耳,选择了在集流体末端留白未涂覆正/负极材料。简单来说不是没有极耳了,而是整个一端面都变成了极耳,这种设计大幅降低了电池的阻抗,解决了圆柱电池的发热问题。
03谁给特斯拉制造4680电池!
4680电池是圆筒型电池,这方面技术鼻祖是日本松下。
其实,圆柱电池作为已经商业化超过 30 年的品种,工艺最为成熟,在生产效率、良品率、投资成本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比如良品率方面,松下的 2170 电池能达到 99% 以上,相比方形电池能达到 90% 就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水平了。
查了下公开资料。
4680圆筒型电池的技术方案最早是在2019 年由松下和欧洲的一个化学实验室联合提出的,他们基于全极耳的理论对圆柱电池进行优化和改进,觉得 4680 电池是个不错的方案。
特斯拉觉得不错,开发了下,就拿来当核心方案推出了。
最关键的是,特斯拉一直很喜欢圆柱形的电池,毕竟最早的时候松下的1865电池因为其安全稳定性成为了特斯拉早期车型的电池供应商。
松下有技术实力,特斯拉有品牌号召力,特斯拉对松下也有知遇之恩,没特斯拉的大卖特卖,松下的电池业务哪有翻身的机会。
之后,1865电池逐步升级为 2170 电池,特斯拉以及它的供应商松下、LG 化学等就越来越专精于圆柱电池,4680 电池对圆柱电池来说也是一次挤爆牙膏的升级。
而宁德时代仅向特斯拉供应方形LFP(锂、磷酸、铁)电池,不过宁德时代也要研究推出4680电池。
当下谁在生产4680大圆柱电池?
在电池厂商这端,海外主要是特斯拉和日韩的电池厂商,包括松下、LG 化学、三星 SDI,松下和 LG 化学计划 2023 年量产,三星 SDI 计划 2024 年量产,另外还有一家以色列公司 Storedot 同样计划 2024 年量产 4680 电池。
主力还是松下和LG!人家是特斯拉的贴心小棉袄!
国内宁德时代目前规划了 12 GWh 的 4680 电池产能,研发节奏正在加快,预计 2024 年开始量产,客户可能是特斯拉和宝马;比克电池在 2021 年 3 月的深圳 CIBF 上展出过大圆柱产品,预计 2023 年量产;亿纬锂能预计 2024 年可实现 4680 电池的量产,规划产能 20 GWh,同时还有去欧洲匈牙利建厂的计划。
有一说一,特斯拉也曾想自己制造电池,但是隔行如隔山,倘若不靠松下等实力厂商的技术,特斯拉短时间内并无落地的能力。
04从专利维度看4680电池
从结构还是材料,4680只能算是圆柱形高镍三元电芯的改良升级版,并且连制造材料都没有太多变化,只要提升超长软包卷绕材料的良品率,加之轻度改进生产线,4680的生产和制造不会太难。
并且,类似的技术在方形电芯上早有使用,早在10年前就有国内电芯企业拿到了全极耳的设计专利,国轩高科也有类似的技术,与松下4680电芯无极耳设计相似。
所以,以关键词高镍三元、电芯、无极耳等检索,发现相关的中国专利有5437件。
中国专利申请人排名如下: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排第一,仔细看了下他家专利,好家伙,这公司布局电芯领域的专利够丰富。
如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电芯入壳设备、基于电压二次分选的三元电芯成组性能优化方法及系统、电芯模组及其采样系统、一种LFP锂离子电芯分容筛选方法、一种电芯高度测量装置、一种包膜电芯入壳导向机构、一种多电芯锂电池结构、一种电芯检测装置、评估三元方形铝壳电芯使用中上限安全边界约束力的方法。
再查下来圆柱形电池鼻祖日本松下的日本专利,看看在4680电池上,人家在研究什么?
在德高行全球专利数据库中检索,松下拥有日本锂电池专利974件,但是三元锂电池数量较少,大约仅40件。
最近公开的8件关于锂电池方面的专利,如下:
松下电池的水平就不用多说,多年老字号,可靠又安全,被特斯拉宠上天。
【转载请注明德高行·知情郎】
关键词: 生产成本
相关阅读
-
简讯:雨中情连年多次被罚:环保与安全...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证监会公告显示,12月1日,雨中情防水技术集... -
微型电动车为谁而活?
实惠的价格外加呆萌小巧的车身造型,如今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引导下... -
焦点播报:从激光切割用户视角看50kW/12k...
2022年即将结束,万瓦激光仍是切割市场的主流。自6月起,创鑫激光在... -
重卡困境反转周期正悄然开始!
11月30日,以重型卡车为代表的上市公司领涨全市场,一汽解放强势涨... -
乌云正在笼罩小鹏汽车
对比蔚来和理想,小鹏今年过得很惨,尤其是下半年。现有车型产品需... -
天天快消息!宝尊电商太想脱离阿里巴巴
身为电商代运营行业老大,宝尊电商已连续五个季度亏损,今年前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