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首创“保险+服务+科技+信贷”新模式 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人保财险湖州市分公司与湖州滨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日前签订全国首个住宅领域的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协议;建设银行湖州分行落地首单“绿色未来社区改造贷款”,助力湖州建设有舒适感、未来感的新型“绿色家园”……截至目前,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已为全市11个绿建项目提供1.3亿元风险保障。
2020年3月,我市成为全国首个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湖州银保监分局协同市地方政府部门起草了《关于推进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指导意见》和《湖州市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指南》,通过对不同建筑设定不同标准,将更多建筑纳入绿色建筑认证,纳进既有建筑贷款统计范围,提出对达到星级的绿色建筑,按照星级等级给予容积率叠加奖励。
在此背景下,我市首创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的“保险+服务+科技+信贷”新模式,对接绿色建筑行业的风险保障需求,构建“保险+”的联动模式,降低绿色建筑在工程履约、工资支付等方面的保证金成本,为绿色建筑在利率定价和信用管理方面享受绿色信贷的差异化支持,并建立市场化、内生化的监督机制,确保从建筑设计到建成,实现全程“绿”。
新模式下,政府引导和市场运行相结合,多环联动。银行、保险、政府等主体与建筑行业联动,与财政补贴、信贷优惠、保费杠杆等机制挂钩。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运行相结合的机制,促进绿色建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预防和补偿相结合,闭环管理。秉持“保险+服务”的理念,保险公司通过聘请第三方绿色建筑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与风险管控,实现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监控和事后的补偿,确保各方利益。“在我们投保了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后,人保请来了第三方机构,针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求,给了我们很多详细的建议。”湖州绿色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专家把脉”帮助企业以更加合理的成本达到绿色建筑的评定要求。
我市还结合数字化改革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绿色建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全流程风险监控管理。同时,与金融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紧密链接,以绿色建筑性能保险过程性监督、专业化服务为依托,围绕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等关键环节,披露公布关键信息,提升绿色建筑项目透明度、提高政府部门非现场监管能力,确保项目从设计“绿”到建成“绿”,有效防范项目“洗绿”“刷绿”风险。
相关阅读
-
农发行南通市分行以强基固本为导向 全...
近日,农发行南通市分行召开2022年年中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 -
“暖企”行动进行时!24924家企业退出失...
省法院9月22日公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成绩单:截... -
“供销社+党支部+公司”三方共建模式 ...
7月11日,公司正式成立了党支部。对于公司成立党支部的日期,梅州八... -
高州木偶戏成为茂名馆的“当家花旦” ...
在日前闭幕的2022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来自茂名高州市的国家... -
罗城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动市场...
9月16日,记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县积极深化... -
上半年广西住房公积金缴存额422.39亿元...
记者从9月16日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全区住房公积金运行分析会上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