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生活嘛:不完美,才完满

2022-03-29 11:59:32    来源:欧文影视集

文字丨

明川

文章首发丨推么推

心理学中有个试验,让测试者观看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

1号:优秀且受访时从容自得的成功人士;

2号:优秀、羞涩还不小心打翻了咖啡的成功人士;

3号:全程无亮点的普通人士;

4号:紧张且打翻了咖啡的普通人士。

结果显示,最不受欢迎的毫不意外是4号,最受欢迎的却不是1号,而是2号。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出丑效应”,也叫“仰八脚效应”。

才能平庸的人固然不会受人倾慕,然而全无缺点的人,未必讨人喜欢。

生活也是如此,十全十美是理想,稍有遗憾才是人生常态。

不完美的事物,更能铭记

说起不完美的LOGO,许多人第一个就会想到苹果吧。

为什么苹果手机要采用咬掉一口的苹果,而不是一整个苹果的设计呢?

原因很简单:

一整个苹果的设计看似线条完整流畅,实则太普通,太常见了。

而咬掉一口的苹果尽管给人不完美的感觉,但是视觉上的冲击性更强,人们更容易记住它。

苹果LOGO很多见,但咬掉一口的苹果只有一个。

小时候看《唐伯虎点秋香》,只觉得笑料不断,看完一身轻松。

最近重温,却忽然笑不出了。

华府的芸芸众生就像社会上的人们:

武状元是有点块头就仗势欺人的黑社会,两个公子是拿着家里的钱摆阔的富二代,华安是凭借自己本事摸爬滚打的普通人。

每个人物都有其对应的社会群体,细细品味,反而觉得悲凉。

喜剧演员陈佩斯曾说:

“每部喜剧都有一个悲剧性的内核。”

许多电视剧之所以不以大团圆结尾,原因之一就是想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不完美”并非一个贬义词,相反的,学会合理利用它,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完美的人生,更能回味

上学期的一次小组作业,我和小苏一起上台展示课件。

由于运气不好,我们抽到了第一组。

当我们演讲完,老师进行了点评,并告诉其他小组课件怎么制作更合理。

下课后,小苏闷闷不乐地说:

“要是能再做得完美一点就好了。”

其实,为了达到理想效果,我俩花了不少功夫。

老师规定用中英文讲述均可,我们为了拿高分,选择了英文。

上课的前一天,我们在茶水间不停地对稿、修改,还连夜重做了课件。

是啊,如果再努力一点,或许能做得更好。

可是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尽如人意?

尽力后的不完美,反而更值得回味。

回想校园生活,为什么备战高考的日子总是历历在目?

因为高考就是一件很难达到完美的事。

尽力了,却考不上心仪学校;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却进不了理想的专业;进入了理想的专业,或许一年后又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选择转专业。

正因为达不到理想状态,才更耐人寻味。

想要释怀,不妨换个角度看待。

“高考,无非就是很多人同时做同一份卷子,然后决定去哪一座城市。但最终发现,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对的题,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一件事情没能达到预期,人们容易钻进“自我埋怨”的牢笼,而忘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那些路。

其实,每次不完美的经历,都是宝贵的阅历,深刻在脑海中,成为难以复制的经验。

学会小知足,收获大幸福

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找到生活中的“小知足”。

没有甜蜜另一半,但有知心的朋友,不离不弃的家人,哪怕孤身一人,为自己买上一束鲜花,也能过得很愉快。

没有别人的好身材,但有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态,也照样活力满满。

减少和他人的比较,常常思考自己拥有什么,记录下每个让你欣喜的瞬间,一个个“小知足”汇集起来就会变成“大幸福”。

《我叫金三顺》中有一段话:

“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很明确,

那就是努力烤蛋糕,

努力去爱一个人,

就像今日是末日一样,

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

我更懂得珍惜我金三顺”

不苛责自己,不追求极致,阳光普照之下也总会有阴影。

要知道,不是每一滴欢乐都要卤味的料包,那些朴素的美好就蕴藏在生活的边角料中。

者简介:明川,记录寒来暑往,静候秋收冬藏。

关键词: 秋收冬藏 闷闷不乐 做的事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