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导师!《自然》2021年度杰出科研导师奖
原文作者:Chris Woolston
最新一届《自然》杰出科研导师奖被授予了南美州国家的三位科研人员。以下是他们对如何成为好导师的几点建议。
每年,《自然》杰出科研导师奖(Nature Awards for Mentoring in Science)都会聚焦一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2021年的杰出导师奖被授予了巴西的三位科研人员。圣保罗大学分子生物学家Carlos Menck荣获“终身成就奖”;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免疫学家Alessandra Filardy和隆德里纳州立大学的药理学家Waldiceu Verri共同荣获“事业中期奖”。
三位获奖者都承认在这样一个经济、政治、社会动乱又被新冠疫情笼罩的时代里,激励并鼓舞年轻一代研究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21年10月,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签署了一个议案, 将联邦科研经费实际削减了90%。“过去几年对所有巴西人来说都很困难,不只是科研人员,”Verri说,“我尽量不把自己的失望情绪让学生看到。 他们需要看到隧道尽头的光。”
Menck还说,“我一直告诉学生这只是一场风暴。我也经历过其他风暴,只不过都没有这次那么厉害。”
困难时期,导师的言传身教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而这三位获奖人都身体力行地尽到了“引路人”的责任。《自然》总编辑Magdalena Skipper率领的四名评委表示,选择Menck是因为他的学生在提名材料中称他的热情很有感染力;一位学生还称赞Menck会帮助那些来自规模小、经费少的大学的青年研究员在他的实验室找到一席之地。
评委选择Filardy是因为她独特的“个人指导风格”。提名她的一名学生写道:“她不单单是我们的老板,还是我们团队的一员……她替我们悉心安排,给了我们继续从事科研的力量。”
Verri的获选则是因为他全力支持来自不同背景的实验室成员。一位学生写道,Verri一直强调“多样性能创造融洽的氛围,让大家摘掉有色眼镜,更加包容。
获奖者名单已于1月28日公布。Menck获得了1万美元的奖金;Filardy和Verri将分享另外1万美元的奖金。在接受《自然》采访时,他们讲述了自己带学生的方式,并为愿意鼓励和支持团队发展的其他实验室负责人提出了建议。
CARLOS MENCK
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
Carlos Menck(左二)赢得了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Gustavo Satoru Kajitani
培养责任心。在巴西,实验室基本都是博士生在管理,我们没有很多博士后或技术人员。学生虽然还在学习,但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是建立信任的唯一途径。我从一开始就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节奏。我不会时时刻刻管着他们,每天都问他们昨天做了什么。学生必须摸索出管理时间的方式,成为实验结果的主人。
找准实验室。实验室工作并不适合所有人。就像婚姻一样,不合适的话,双方都会很痛苦。巴西的学生在读博前有机会在多个实验室轮转,这样大部分人就能知道进入实验室后是怎么一回事。即便如此,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如果有人提出要离开,我也很理解。
早点开始。我15年前开始读生物医学研究生一年级。我认为学生最好在17、18岁就进入实验室。一些人会说这个年龄对于真正做科研来说太早了。是有点早,但它能让学生看到实验室的运作方式,看看自己是否喜欢。如果学生能在很小的年纪就了解实验室的工作,他们之后选择科研的可能性也更大。让更多人加入科研队伍一直是我的人生目标。
帮助弱势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子。许多研究生都要靠奖学金才能完成学业,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争取奖学金。但他们也要付出努力。奖学金不是白给他们的。有些学生会给我写邮件,问我有没有可以申请的奖学金,我回答有的,但他们需要写出一个课题计划。我们会讨论这个课题的方方面面,如有必要,我也会帮忙写。有时候,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工作量,但我觉得值得。科研训练能给这些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ALESSANDRA FILARDY
杰出导师“事业中期奖”
Alessandra Filardy(上排左三)获得了事业中期奖|Ricardo Moratelli
关心个人问题。我每周都会和学生一对一见面,主要讨论一下研究项目,但我也愿意倾听他们的其他问题。抑郁和焦虑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如果他们愿意谈论个人问题,我会认真地听下去,并想办法帮一把。我会提供我能力范围内的支持或是推荐学校的相关服务。如果他们情绪低落,需要回到家人身边,我也会让他们回去。
支持学生换一条路走。不是所有学生都想一直留在学术界,我也尊重他们的决定。我知道最好的科研训练对他们是有益的,无论他们今后从事哪一行。我之前有一名研究生最近进入了一家咨询公司做招聘。她很开心。巴西的大学正处于一段困难时期,所以鼓励学生尝试学术圈以外的工作能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我和学生说,他们可以去其他机构或行业寻找有意思的工作。这让他们心怀希望。
帮学生搭建人脉。我告诉我的学生,有机会一定要参加学术会议。疫情期间,我鼓励他们参加线上会议。这是建立人脉的最好机会之一。我还鼓励他们和其他大学的学生交流。如果你闷头待在实验室,不和别人来往,谁会知道你在做什么?我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各种合作,希望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只要可以,我也会让我的学生加入这些合作项目,这样他们就能切身体会到合作的好处。这会产生连锁效应。
分享失败的经历。学生有时候会和我说他们实验做不好,总是错误百出。这时,我就会和他们讲我自己的失败经历,鼓励他们:“我也有过同样的问题,我当时是这么解决问题的。”等我说完后,他们也更愿意和我分享他们内心的担忧和遇到的困难。
WALDICEU VERRI
杰出导师“事业中期奖”
Waldiceu Verri(左)获得了事业中期奖|Laboratory of Pain, Inflammation, Neuropathy and Cancer, Londrina State University, Brazil
量力而行。我发现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所有时间献给实验室的。我的一名博士生有三个孩子。虽然她的家里人很支持她,但我不会指望她每天都能来实验室。我们会分给她一部分课题,看看在她有限的科研时间里可以做哪些工作。我让学生坦白交代自己的境况,这样大家就能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来自双方的信任。
鼓励团队协作。只要学生加入了我的实验室,我就要保证他们不会单枪匹马地工作。我们会制定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有时候我不在实验室,学生们就要互相学习和支持。这名学生可能需要一点点帮助,也许是因为身体问题或家庭情况。如果每个人都能公开说明自己的需求和义务,最终受益的也是每个人。我还和学生说,要尽最大可能与学校的其他实验室合作。光是发展我们自己的实验室是不够的。我们要帮助其他实验室一起成功。只有这样,才有人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我总是说,没有人是无所不知的。
敞开大门。过去10年里,巴西的各个联邦大学大大提高了代表不足和贫困群体学生的入学率,这从我实验室的成员就能看出来。我要保证所有人都受到欢迎和接纳。我在招新人时的唯一顾虑是,他们是否真的愿意来我的实验室,愿意和我的团队合作。我不能强迫别人加入我的实验室,但我的大门总是敞开的。
原文以Three of Brazil’s best scientist mentors share their insights为标题发表在2022年2月28日《自然》的职业版块上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22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Nature Portfolio( ID:nature-portfolio),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相关阅读
-
骁龙625神U加持 小米A1最新版本v13.2发布
4 5星高分!骁龙625神U加持,小米A1再升级不预装MIUI系统的小米手机... -
苹果设计了一套“灵动岛” 挖孔被设计...
苹果设计的灵动岛被过誉了?挖孔被设计成了苹果手机自从iPhone 14系... -
腾讯WiFi管家今日起正式停止服务 无法...
腾讯WiFi管家今日起正式停止服务12月28日零时零分12月1日消息,因业... -
长存TLC颗粒+联芸1202国产固态硬盘来了...
你觉得2TB的SSD能便宜到多少价位?SSD真的是越来越便宜了,从之前一... -
9499元的公版RT4080嫌贵?七彩虹等厂商...
9499元的公版RT4080嫌贵?七彩虹厂商已宣布供货9499元的公版RTX 408... -
苹果将在iPhone15系列上 放弃传统闪电接口
李楠:伪户外的钛合金AppleWatchUltra卖得贼好今日消息,李楠发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