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信,年轻人的慢社交
"
写信作为一种古老的通讯手段,正在慢慢被手机、电子邮箱、社交网络所取代。很难想象,如今仍有年轻人用写信的方式与朋友交流。但其实,在当下即时通信的时代,书信意味着慎重和细致。
都2022年了,我还有笔友
寄信人:石明达 来自西安,写信5年
短暂邂逅,用书信延续友谊
萨克达是我在上海住民宿时认识的朋友,我们总共相处了不足24小时,但保持书信交流将近5年。
2017年11月29日,我抵达上海,这是我沿海城市旅行计划的最后一站。我留宿在一家民宿,住的是和陌生旅客混住的通铺,萨克达就住我旁边铺位。她来自东北,是一个十分开朗的女孩。我们聊起了旅行路上的见闻,觉得彼此很投缘。
第二天一早,我们交换了第一封信。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买明信片,盖上邮戳带回家。在这次旅行中,我最喜欢的城市是绍兴,于是我挑了一张有绍兴八字桥图案的明信片,写了寄语送给她。之后,我发现她把回信夹在了我的手帐本中,还附带了一张简笔画。那天中午前她就离开了,但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信件往来。
最开始,我们两周寄一封信,到现在,我们保持一个月寄一封信。这个冬天我去秦岭玩,把那天看到的峪口深处树木的模样写在了信里分享给她,描述了天黑后我赶回城里看到的热闹和喧嚣。
萨克达写得一手好看的字,她寄来的书信本身就很美观。和萨克达通信后,我在写信时会不自觉地模仿她的一些字体细节,挑选信纸与用笔,注意每一页字的美感。
相比写信交流,短信、邮件、语音、视频因为往来速度快,往往很难冷静下来细致地表达内心所想。写信演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交流仪式,也让我有了时间和耐心,一点点地把我的想法准确、细致地剖析记录下来,表达给重要的人听。
寄信人:于小于 来自鞍山,写信若干年
通信近20年,城市里的邮筒封了好多个
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城市中的邮筒已经封了好多个了,有的信件投递口被透明胶带封住,有的被直接搬走,而我和笔友依然在互寄书信。
我们是大学同学,上次见面是在2005年,之后便一直靠写信交流。或许是因为现如今写信、寄信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发现信件邮寄的速度也变慢。这些都是外部世界的事情,并不阻碍我俩收到对方的信件后,坐在桌子前,花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写好一封回信。
琐碎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口,但在信里可以。2021年夏秋交替的时候,我的情绪很低落。有一次我开着车,看到路边的花开了又谢,突然无比难受,就在车上大哭起来,回到家后便将自己的心情写给了他。 通过书信,我把这种真实的情绪抒发了出来。
我非常感谢我的朋友在飞速的社会节奏里,留出了给彼此喘口气的空间。在给学生上课前,我偶尔也会给他们念两段我们的信件,告诉他们若能在平淡的生活中留存一点儿诗意,也算是一种圆满。
书信,一种痕迹
寄信人:寒夜清风 来自重庆,写信若干年
朋友把我的明信片装裱了起来
2021年12月,我因为喜欢一个艺人团体,经常上网追寻他们的消息,因此结识了很多同好,和其中一些人有了真实的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想给他们每人寄一张明信片。
同好中大都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大家小时候接触最多的邮寄品是快递,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收到明信片。信件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上一个年代的东西。一位湖北的网友收到我的明信片后,特地装裱起来挂在了墙上。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不加思考地把每一句话说出来,但提笔写明信片,写的内容要被公开时,我会斟酌语句。还记得给网友们寄明信片时,我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没有收到我的明信片,就当作我想说的话走在路上被全世界听到了。”
寄信人:睿子小姐 来自兰州,写信2年
书信见证爱情
收到明信片的那天是圣诞节。我仔细翻阅了收发室里的所有信件,当找到那张他寄给我的明信片时,我十分喜悦。那是一张用他旅行中拍摄的照片定制的明信片。于是,我满满当当地在信纸上写了一大页话,用贴装饰信纸,封在棕黄色的牛皮纸信封里寄给了他。
信的能量
寄信人:陈星 来自北京,写信若干年
写信是我们和学生走向彼此的开始
我在2013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去云南支教,来到了保山市碧寨乡的一所小学, 负责教小学四年级的数学、美术和音乐课。 在发现难以和孩子们进行口头沟通后,我决定在第二学期在班里放一个袋子,和他们写信交流。
与岗前培训习得的规则不同,我的教学在第一个学期就遭遇了滑铁卢。在课上讲习题时,我很难得到他们的反馈。不论是课堂上叫起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还是下课后找他们了解情况,得到的有时只是一张张无辜的面孔,显然我的教学并没有很大成效。
小纸条越来越多,内容从“老师,你可不可以在课间放首音乐”的请求,到“为什么爸爸妈妈更喜欢妹妹”的困惑。自那时起,我们的交流真正开始了。
到了要离开的日子,我给他们每个人都写了一封信,里面写了我最后一次给他们的唠叨,比如“好好学习数学”“不要轻易放弃”等等。本以为这是最后的告别,没想到我也收到了他们的回信,这种交流大概是给两年时间画上的完美句号吧。
寄信人:暴暴蓝 来自榆林,写信11年
给孩子写信是一种爱的教育
在我女儿12岁生日宴时,我曾认真写了一段致辞。那是2011年12月,我在宴会上念给她听,女儿感动得哭了,一直哭到我把致辞说完。这让我很意外,因为她平时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很少对父母表达真实的心情。回家后,我就把这段致辞重新抄写在了信纸上,装进了漂亮的信封送给女儿,能看出来她挺感动的。
因为这个契机,我有了一个灵感。都说青春期的孩子不好交流,那要不然把平时想对她说的话写成信送给她吧。一些重要的叮嘱或者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我都用书信来表达,能得到回应就更好了。
通过我和女儿之间的书信来往,我感受到了女儿内心很多平时未表达出来的想法。让我欣慰的是,信中我对女儿叮嘱她都听进去了,并且记在了心上。从此之后,给女儿写信成了一种习惯。现在我总是在家备上漂亮的信纸和配套的信封,打算把这并不现代化的方式延续下去。
◆ ◆ ◆
相关阅读
-
骁龙625神U加持 小米A1最新版本v13.2发布
4 5星高分!骁龙625神U加持,小米A1再升级不预装MIUI系统的小米手机... -
苹果设计了一套“灵动岛” 挖孔被设计...
苹果设计的灵动岛被过誉了?挖孔被设计成了苹果手机自从iPhone 14系... -
腾讯WiFi管家今日起正式停止服务 无法...
腾讯WiFi管家今日起正式停止服务12月28日零时零分12月1日消息,因业... -
长存TLC颗粒+联芸1202国产固态硬盘来了...
你觉得2TB的SSD能便宜到多少价位?SSD真的是越来越便宜了,从之前一... -
9499元的公版RT4080嫌贵?七彩虹等厂商...
9499元的公版RT4080嫌贵?七彩虹厂商已宣布供货9499元的公版RTX 408... -
苹果将在iPhone15系列上 放弃传统闪电接口
李楠:伪户外的钛合金AppleWatchUltra卖得贼好今日消息,李楠发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