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年均涨价近20%:数据使用、职称评定,为何必须要过知网、核心期刊这些门槛?

2022-04-19 08:53:57    来源:小太阳爱电影

青锋

正当#网传中科院停用知网#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之际,红星新闻援引理工大学图书馆统计的数据对外披露,“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也就是说,知网收费标准年平均涨价几近20%。但青锋这里不就知网为何连年涨价,而且平均涨价近20%予以评论,而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请教大家,究竟是谁给了知网那么高的权威,让其成为高校乃至科研单位必须依托,而又必须花高价费用使用的?

提起知网,青锋曾多次和他们有过交往。知网初创之时,曾有人员到青锋供职的媒体谈合作问题,那时的知网工作人员想方设法要媒体和他们签订合作协议,后来,有机会被知网邀请到他们总部参观,彼时的知网已经壮大,青锋深为知网多年来的发展叹服。及至去年,有朋友供职的媒体和知网合作,据说,是通过了不少熟人从中穿针引线,最终才得以签订了合作协议。甚至在去年最厉害之时,为了避免传播,从千里之外开车到京城,和知网相关人员沟通。直至近来看到“中科院停用知网”成为热点话题。

有媒体报道披露,因为知网连年涨价涨幅过高,从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包括北京大学、理工大学等在内的,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

如果说仅仅是因为知网涨价过高,一些高校乃至中科院这样的单位停用知网,可以说是市场供求问题。一方涨价,另一方因为承受不了涨价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不再使用,没什么可大惊小怪。

但如此市场波动怎么会引发人们,乃至网络高度?

有专家指出,“如果学术数据库不再将版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而是将其当作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恣意滥用版权实施垄断高价,破坏、妨碍并制约相关市场竞争,其滥用行为便不能逃脱反垄断法的审查和惩治”。这应该说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知网怎么就可以成为不少人公认的“学术数据库”?怎么就成了不少单位职称评定的依据了呢?

说实在的,青锋一直想不通这样一个问题,不少行业职称评定,参评者拿着刊发论文的原始报刊不被评委会认定,而非要从知网等网站下载并加盖知网等网站公章才能算是有效论文不可。对此,青锋一直抱有疑问,知网是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或部等相关部门认定的可以作为职称评定的权威机构了吗?

还有一个困惑青锋很久的则是,不少高级职称评定,一些单位要求的条件为在“核心期刊”上发布论文,而这个所谓的“核心期刊”,据说是几个大学的图书馆的什么机构评定的。这些并非政府权威部门命名的“核心期刊”怎么就成了一些高级职称评定必须要过的门槛?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答复。

而不论是“核心期刊”成为职称评定要过的门槛也好,还是必须在知网上下载发表的论文也罢,一个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催生了一大批期刊收费刊发论文。据说,能被作为职称评定刊发论文认定有效的期刊,已经赚的盆满钵满。曾经刊发“熟鸡蛋返生论文”的东北某期刊,最终被查实,就是收了论文撰写者的钱,在作者称“不知原理,只知现象”的情况下,公开予以发表,引发了人们一大波热议。

据有关报道,针对媒体咨询“知网的经营模式是否涉嫌垄断”,“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市场监管所对时代财经表示,需要进行调查,掌握一些证据后再进行研判”。青锋认为,是否涉嫌垄断,是市场监管的事,应有市场监管专业人员判定。但知网,乃至所谓的“核心期刊”是否应该成为职称评定必须要过的门槛,是否也应该由有关部门给出一个明确的定论?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关键词: 核心期刊 市场监管 合作协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