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学术,知网已成众矢之的
近日,一则 “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因不堪每年近千万元的订购费,不得已宣布停用中国知网”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流传,此消息一出将知网推向了风头浪尖。对此,知网方面予以了否认,但中科院图书馆立刻对该回应进行“辟谣”。随着舆论发酵,知网所谓“知识分享”的经营逻辑再次遭到广泛质疑。
这已经不是知网第一次引发争议,近十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表示对知网的涨价行为不堪重负,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
2021年12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因知网擅录100多篇论文,不只没有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下载还要付费,张教授将其告上法庭。赵德馨最终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知网对此事发布道歉说明。
但在2022年4月18日,知网将赵德馨教授论文全部下架后,并未与其商讨上架事宜,赵德馨教授的100多篇论文仍然查不到。
高毛利率和频繁涨价引发抵制
知网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作为国家知识的基础设施。中国知网就是响应世界银行的这个不错的建议而建设的,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现已上市,叫作同方股份)共同发起,并于1999年6月份建立。
知网目前由同方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来运营。数据显示,2020年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毛利率高达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毛利率达51.30%。
如此高的毛利率,作为一个学术运营平台,学者上传学术论文不仅收不到一分钱,各高校还需要承担巨额的查重费用,使用知网下载论文和期刊同样需要收取费用,这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原本可以赚的低调又高级。
但是,知网频繁的涨价行为引发了更大的争议。据悉,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一位知网管理人员表示,知网并无所谓的定价规则,每年的定价是根据当年文献量、核心资源、独家资源等而定,还会受版权等问题影响,“收纳的文献资源多了,价格自然上浮。”
知网不平衡的运营模式下,连年频繁的涨幅,引起了很多高校和学者的不满。很多人呼吁知网应该多点“道德血液”,不能成为一个躺在知识资源库上的吸血鬼。不要忘记知网建立的初衷是传递知识的桥梁,搭建国家知识的基础设施。
而今,垄断高收费、三方利益分配不合理、版权争议、过度商业化等阻碍了学术传播。
知网行业垄断亟需监管介入
科技和学术都需要一个内容丰富且权威的平台支撑,但如果一个平台做到一家独大,就可能违背了初心。知网为什么会做到一家独大那?竞争对手例如万方网、维普网等同类数据数据平台没有发展壮大那?
早年知网通过跟学术期刊签订独家,积累了大量独家期刊的资源。之后,独家期刊被知网发展到超过1370种,其中核心期刊829种,占独家期刊的60%。并且,知网的资源信息库学术界认为是最丰富的平台,硕士、博士和学者查询论文去重都需要通过这个平台。
一位高校图书馆负责人说,独家期刊奠定了知网的刚需地位,学术去重查询有一次丰富了知网的资源库,成为用个刊战略和学术论文变相涨价的底气。
面对强垄断和“天下苦知网久矣”的负面舆论,一方面倒逼中国知网认真审视现行运营策略,回应学术界关切的问题,明确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中国学术事业贡献正面力量。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应该主动作为,打破行业垄断,促进论文学术市场的平衡发展。
未来,知网真的要深刻理解“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真正意义,践行自己神圣的职责,不能一味的“唯利是图”,变成学术知识的壁垒。我们呼吁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协作、包容的平台,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知网应该履行自己肩负的使命,共同推动学术进步。
相关阅读
-
骁龙625神U加持 小米A1最新版本v13.2发布
4 5星高分!骁龙625神U加持,小米A1再升级不预装MIUI系统的小米手机... -
苹果设计了一套“灵动岛” 挖孔被设计...
苹果设计的灵动岛被过誉了?挖孔被设计成了苹果手机自从iPhone 14系... -
腾讯WiFi管家今日起正式停止服务 无法...
腾讯WiFi管家今日起正式停止服务12月28日零时零分12月1日消息,因业... -
长存TLC颗粒+联芸1202国产固态硬盘来了...
你觉得2TB的SSD能便宜到多少价位?SSD真的是越来越便宜了,从之前一... -
9499元的公版RT4080嫌贵?七彩虹等厂商...
9499元的公版RT4080嫌贵?七彩虹厂商已宣布供货9499元的公版RTX 408... -
苹果将在iPhone15系列上 放弃传统闪电接口
李楠:伪户外的钛合金AppleWatchUltra卖得贼好今日消息,李楠发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