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每日聚焦: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2022-06-22 09:25:21    来源:阿东吉

“职场‘不科学’”系列,之十三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资料图】

许多想在本单位谋个前程的职场人,往往把“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看得非常重要。

他们认为只要细心呵护、多加投资,那么“关系”就会成为前进路上的基石、关键时刻的扶手,是一笔“非常有性价比”的投资。

为此,他们在工作与交往中对周围人多加照顾、无限退让,试图以此换得“理解,与帮助”。

但,这现实吗?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十一郞是个勤快、聪明,又善良的家伙

他进这家国企时间不是很长,属于“脱新”不久的那批。

年轻、有力气、有想法,又有点子聪明,十一郞觉得,“一定能在这单位混出个名堂来”。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因为有“混出名堂”的理想,十一郞明显要比大多数同事勤奋、拼命得多。

同时,他也万分小心地维护着“与人的关系”,希望以此得到周围人的认同与帮助。

总之,在“作为职场人的口碑”方面,十一郞是充分地考虑到了,也的确做到了。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比如:

谦让。内心时刻谨记“维护好关系”,在与同事有利益冲突之时,必定首先、主动让出;

忍让。不像别的同事可以做到“你来我往,毫不相让”,面对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有意的、或无意的欺压,他都选择忍耐,不作任何计较;

退让。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只要出现问题,让步的那个肯定是他。

总之,十一郞以“宁可委屈死自己,也绝不亏了别人”的崇高精神,在单位努力活着。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付出种种不懈努力后,十一郞得到一片掌声、漫天赞誉,也有许多同事主动来接近他。

十一郞因此有点兴奋、有点飘飘然,觉得自己完美解决了“人的那点儿事”。

十一郞觉得,自己离成功看来不远了,最起码在这单位,自己有了许多同盟。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直到后来,生活让十一郞遇到了这么一件事

单位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被愤怒的用户捅到了网上,一时间炒得挺热。

上级单位因此特意来了解情况,要单位解释、打报告,并拿出“处理意见”。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十一郞对此无感。他平时非常谨慎,也非常敬业,出质量问题这种事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正在他为同事有可能受处分而担忧、思谋着要不要去安慰一下的时候,搞出不合格产品的同事,却先来找他了。

同事也没客气,直接提出个巨爆的要求:哥,这次你帮我扛了吧,拜托!

同事说自己之前已经出了好几次事故,已经是“重点关照户”,这次上面要认真起来,搞不好就得换去看停车场。

同事还说:哥你人缘好,也从没出过事,这次顶多被上头批评一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十一郞当然不会答应

他平时主动多让,并不代表他脑袋不清楚。现在这事已经搞到很大,上面肯定要严肃处理,自己主动出头接锅,不是现等着找死吗?

他平时努力、无限忍让,可不是为了给人背锅、然后前途寸断的。

见“哥”怎么都不答应,同事恶狠狠地瞪了“哥”一眼,转身走了。

十一郞很郁闷。他以前帮助、忍让这同事多次,平时也都挺亲热,怎么突然就瞪起眼睛了。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没过半小时,领导来电有请。

一进门,就接了一记闷棍——领导要他“顾全大局”,把这事给担下来。

理由也是同样:你人缘好、没出过事,上面顶多批评一下。这样对大家都好嘛,同事也会感谢你的,单位也不会忘记你的付出。

当然,领导心里想的其实是“要是被上面知道那家伙之前已经出过不止一次事故,那一定会追究老子的领导责任”。

至于“十一郞的前途”?

抱歉,那只能看命了。至少领导是顾不上那么多了。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十一郞是聪明人,他怎么会不知道领导转的弯弯儿。

他因此更加愤怒,觉得这些人真是不知所谓,真是有些得寸进尺,真是太不善良。

为前途计,十一郞拒绝了。他可不想在自己的档案里留下个被处分的记录,影响今后的发展。

领导很意外,也很愤怒

他没想到一向听话、温和、谦让的十一郞同学,关键时刻竟然如此不识大体(不懂得为领导分忧)。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劣质品制造人”也很意外、愤怒。他没想到一向只会忍让的软蛋,现在居然硬了起来。

别的同事也多少对十一郞有点意见。

因为单位被通报处分,影响了单位形象,也影响了全单位人今年的评奖问题。

尤其当听到领导隐晦地说“如果十一郞识大体,事情完全不会成这样”,大家的愤怒就更显得具体。

有些糊涂的、容易受煽动的同事,居然就对着十一郞阴阳怪气、出言不逊。

当然,也有明白人,但他们“不便多说”。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领导也开始有意无意地为难这个“平时伪装得挺好,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东西”。

领导被上面处分得不轻,差点就丢了官帽,所以他尤其愤怒。

十一郞很是郁闷、很是尴尬,渐渐地沉默下来

他之前费尽心思、花大力气搞出来的“与人的关系”,就这样轻易地散架了。

只留了一地落花、几杆花架在狂风中胡乱摇摆。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是十一郞“不识大体,见死不救”吗?

当然不是。

相反,他做得很聪明、很识大体,他很好地保护了自己。

在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单位、庞大的系统内,在档案里留下负面记录,很有可能就此前途终结——再小的污点也是污点,永不可擦除。

在关键时刻、关键人物面前坚持应有的原则,是智慧的体现,也是难得的勇气。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十一郞又错在哪里?

他错在“认识不清”,与“态度不端”。

认识不清

同事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帮助他——即使他对同事再好、再谦让,也不能把“同事关系”变成铁梁柱。

对同事好、谦让,可以视作素质,但同事不因此而有“回馈”的义务。

而且,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下,绝大多数的同事能够求得自保,就已经很不易了。

至于“助人”,绝大多数同事没那个能力——即使有,也要留给自己用。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态度不端

再聪明的人,也必定会受环境与情绪的影响。

职场人也是同样,面对一个“永远谦让、温和”的同事,别人只会慢慢习惯他的“让”,并把“让”视作理所当然。

当他突然“不让”、且“伤害到他人利益”时,人们只有失望、愤怒与不解:你这小子太不懂事,这明明是你应该做的!!!

是的,当他的“让”被习惯后,“不让”便成为“明知、却故意伤害他人利益”,就该受到谴责。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在单位处境日渐尴尬的十一郞,终于意识到一直以来努力坚持、并坚决施行的“三让政策”,似乎并不科学

十一郞想调走,但一时找不到机会。辞职也不现实,他只好暂时凝固下来。

聪明人毕竟是聪明人,十一郞并没有自怨自艾、从此自暴自弃,开始学人混天混地。

他调整了政策,开足马力,“以自我为重点”,把绝大部分的精力用到了自己身上,不断学习、勇敢实践。

同时,他在积极向外寻找机会,积极发展人脉网络,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至于单位、同事,十一郞则不再放在心上,凡事一笑而过

无论别人再刁难、再找事,只要保持冷静、控制情绪,那就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无原则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与帮助”,那不科学

好的同事关系当然很美好、很重要,但也仅限“美好”。

这“美好”既不能转化为“支撑力”,也不能视为同事有大力相助的义务。

相反,如果“操作不当”,如长期的无原则退让、而让同事觉得“你应该”,那这“美好”就会轻易地化作仇恨——许多人习惯不断索取,而非不断感恩以往。

所以,忍让、谦让、退让,并不能换来尊重与成功——正确的奋斗才是。

关键词: 关键时刻 绝大多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