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当前看点!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2022-06-23 09:42:45    来源:阿东吉

周末刷手机,无意间看到一个视频,讲的是对美国早些年的真人秀节目《名人豪宅秀》的评价。视频录制者说:“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富人是如何生活的,当你真的有机会走进他们时,你才会明白,原来我们都一直处在财富慢车道上,也是我们常说的缓慢致富。”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资料图)

什么是缓慢致富?听起来就像是这样:上学、毕业、找工作、职场好好表现,期待老板的提携,运气好了,在职场生涯不会遇到失业,工作几十年干到了退休,然后攒了一笔钱。身体不在健康,也不再年轻,年轻时想去的地方没有去,年老了身体状况又不允许。说白了就是牺牲你的今天,你的梦想,甚至你的人生,当到了生命几近尾声时,你将得到支付最后的财富。

我们总是被一种思想禁锢着,总是觉得别人挣到了钱是因为人家的知识丰富;他人职场晋升速度快是因为他找了关系;他人创业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资源;好像把他人的成功都归结于外在力量,而自己上班迟到了,却抱怨说:“我已经出来的很早了,地铁太堵了”;职场不顺时,却总是说那是其他人跟自己作对,这种思维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注定不会有多高的高度。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理查德·莱文

我听到很多的职场人在抱怨教育,说教育本身就是在教导我们学习,然后毕业找工作嘛。但是我想说:“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自我教育的开始。”人跟人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但如何去理解很多人辛苦一辈子却仍然贫困线上挣扎,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实现财富自由了呢。沿着这条思路我找到了美国百万富翁MJ·德马科写的《百万富翁快车道》。

猛然一听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本心灵鸡汤的书籍,我倒是觉得它是一种思维类书籍,并且给了一个很大的启发,尤其是书中提到的一个思维模型,路标思维。好,按照我们的惯例,我将给大家介绍下什么是路标思维、路标思维的对比下的三种人生线路以及如何通过路标思维来选择自己的路标。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去不一样的启发。

01

什么是路标思维

刘易斯·卡罗尔说过:如果你不知道去哪儿,任何一条路都是你的选择。

毫无疑问,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目的地都没有确定,那也就永远不会达到那里。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却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因为得不到而懊恼。我们的目标,路线图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将决定我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的高度。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那怎么评判这个高度或者这个线路图呢,最直接的一个指标就是我们当前的财务状况,它还将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活。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请改变你的选择,想要改变你的选择,请先改变你的信念,而这个信念就是我们思考个人规划的思维,指导着我们的人生之路。

这个路标思维就像是我们人生之路的一副线路图、一个指南针、如果它错了,那你将走一辈子的弯路。那这个路标思维具体的一些体现包含哪些方面呢?这里给大家罗列一些,方便大家对此有个整体的意识:

对待时间的看法:如何评估和对待时间?自己的时间很多,还是非常紧迫?

对待教育的看法:教育在你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

对待金钱的看法:金钱是稀缺还是丰富?它是工具还是玩具?

对待财富的看法:怎么定义财富?

你的目的地:你有明确的目的地吗?如果有,它在哪里?能否清晰的描绘下?

对待人生的看法:你讲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对未来有期待吗?计划是什么?

路标思维就是把我们的人生看作是一场旅行,并且把它绘制在一张人生地图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儿,每一项决策都决定了它的进程。

明白了路标思维,那我们就可以开始设计自己的线路图了,不同的线路图都由一个财富公式控制,它会引导我们迈向特定的目的地。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介绍下,最普遍的三种线路图,以便我们更好的设计自己的线路图。

02

三种常见的路标思维

上一节我们谈到路标思维的概念,我们的路标线路图决定了我们的信念,而信念又决定了财富公式,它会引导着我们走向特定的财务目标。想要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靠谱的目标,那就要先了解每个线路图指引我们达到的目的地。一起来看看。

1、人行道线路

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终生都走在人行道上,他们是人行道线路的追随者。走在这条线路上的人有一个很大的共性就是特别注重当下是否拥有愉快的满足感,而不去考虑明天的安危。即便是这类人短期内获得了一笔财富也很难维持长久。

走在人行道上的人基本都没有财务目标,也从来不会计划。一旦有了闲钱,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花掉,旅游、买车、各种新款消费品,甚至可以说他们毫不在乎自己陷入“生活方式奴役”的泥潭中。这里人更多的在乎及时享乐,追逐感官刺激,获得即时满足感。更可怕的是,他们丝毫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时,他们会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

拉里·埃里森曾这样说:“当他是第一个信念有别于他人的人,他通常会说:是我是对的,其他人是错的’。这种种处境令人非常不愉快,这种想法在令人振奋的同时也会招致攻击。”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人行道

很多人可能会很诧异,这样不好的人生怎么会有人去选择呢?之所以大部分人选择这样的线路,因为它是阻力最小的路径,并且的它的诱惑在于能够即时获取满足。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对比下,比如一有时间就“躺尸”,茶不思饭不想的刷手机,追求各种综艺和神剧。如果你去告诉他们当下的线路会使他们出现各种窘境,他们会很激动的告诉你:“我的人生,我做主,请你不要再来干涉我,你也没有权利干涉我。”

这类人群到底是怎么生活和思考的呢?有时间可以看看美国的电视综艺节目《朱迪法官》,女儿可以起诉妈妈要求支付100美元,他们可以不承担责任、不计任何后果,完全由着性子去做任何事情。

1.1、思维路标:

对时间的看法:时间太充足了,毫无节制的花钱,消遣。这类人一般会用钱财乃身外之物来安慰自己,让自己接受这种无节制的消费习惯。

对教育的看法:教育就是上学,都已经毕业了,还学什么知识啊。一旦毕业,如释重担。

对金钱的看法:挣到了钱就积极的去炫耀下,自己挣得钱自己花,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存钱,理财的意识。

对财富的看法:所有的钱财都是没有价值的,除非你把他们花掉。

目的地:没有什么目的地,就是活在当下,未来走一步算一步。

对人生感悟:活在今天,不管明天,人生苦短,做自己想做的。

这类人的生活看似很潇洒,完全不需要考虑所谓人生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甚至会透支信用卡,提前消费。他们总是被生活追赶着,游走在悬崖边上,随时会触碰到财务红线。

如果你看过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著的《贫穷的本质》这部书之后,你就会明白,人的贫穷很多时候不在于物质的匮乏而在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身处的环境。

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三个关于穷人为什么那么穷的观点:

1、穷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和意识。

2、穷人不做远期规划

3、穷人充满执拗和偏见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拥有人行道路标思维的人,会直接走向一个结果就是贫穷。因为他们总是对金钱视而不见,也许他们不会反驳这样的评价,但是事实上他们确实如此。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没有计划、没有储蓄,花的钱永远比赚的多吗,牺牲明天,享乐今天。

小结:

拥有人行道路标思维的人,都喜欢不做任何长期计划,短期的享乐,让他们一次次陷入贫穷,哪怕是他们因为某一次的做成事,获取了一笔财富,很快也会消耗殆尽。他们喜欢金钱,却总是对金钱视而不见,大钱挣不了,小钱看不上。

2、慢车道线路

上一节我们说到一种人行道线路,这个线路上的人们没有任何计划只关注当下,喜欢即时的满足感,这种生活主要是为了透支未来而享乐现在。

在这节中我们来介绍一个与之相反的人生线路图,慢车道线路,即牺牲今天的幸福,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史蒂夫·布西密说:“一个普通人每周辛苦工作50小时,50年后被批退休,然后被送进养老院,希望在病痛缠身之前有尊严的死去,这不断疯狂吗?”

当下很多的“有志青年”都是这个线路的实施者,他们整日沉浸在一系列理论中权衡取舍。找一份996的工作,每日不停的加班,工作,凡事都要寻求安稳,没有这个也就很难拥有所谓的安全感。然后不断的存钱,存钱,再存钱,似乎只有存在才能让他们心安。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伴随着人的成熟和责任的担当,这种行为让我们逐渐接受,慢慢的依赖这样的生活。在他们心里总会有这样的认知:财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财富背后的动力就是时间,就是通过自己的时间来换取财富。但是这类人目前已经成为非常大的一个群体,甚至还频频被曝出他们被裁的新闻。

通过时间换取金钱,终究有一天你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而且这种趋势将会变得越来越年轻化。十几二十年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40岁左右正值当打之年的男性会面临失业的困境,甚至都不敢想象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却被工作不稳定困扰着。我们曾经做的十年规划好像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作用,或者说还没有开始起作用就已经过时了。

慢车道计划主动是要失败的,因为该计划基于时间的,有太多的不可控制因素。但很不幸的是,数以百万计的人已经倾注了几十年的心血投入到该计划,最终收获的却是无情的风险。

MJ·德马科说:“如果一种策略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和全部梦想作为代价,那就是一场糟糕的赌局。当你的生活只是为了一份薪水,你就有可能被蒙蔽在生活本身当中,正如你在繁忙的火车站匆匆而过。

记住:生活不只是在星期五晚上开始吗,一到星期一就关上大门。”

2.1、思维路标:

对时间的看法:我的时间很多,但是我需要用它来工作,挣取更多的金钱,我的工作时间越长就越攒的钱多,这样就可以在退休之后过清闲的生活了。

对教育的看法:教育很重要,希望通过教育,学习更多的技能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对金钱的看法:钱太稀缺了,我需要预算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

对财富的看法:工作、理财,不停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在几十年之后安稳的退休。

目的地:享受晚年的生活。

对人生感悟:退而求其次,放弃所谓的梦想,只求安稳,勤俭持家,希望退休之后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慢车道就是一张温床,让我们将希望寄托于未知的明天,不再为当下的困苦而忧虑,因为你的眼里只有未来。这其实就是一种假象,为当下的无能为力寻求一种内心的安慰。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在2008年由莱昂纳多·蒂卡普里斯主演的《革命之路》这部影片中,出色的展现了慢车道的死亡结局。一对年轻的夫妇生活在郊外,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他们内心都知道哪里不对,也想着去改变这一切,但后来还是以失败而告终,选择接受平庸。为了慢车道计划,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这部影片中,我们见证了他们如何选择试图逃离慢车道的人生轨迹,然后又经历危险的后果。

这不仅仅是一部影片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接受这种人生线路,思维方式的不改变是这类人一直走不出来的根本原因。在这种错误线路生活的人们,他们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甚至会觉得这样的线路很合理,之所以我还没有获取更多的财富,享受理想中的生活,那是因为我的理想是在未来几十年后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现在生活困苦一些也是正常的,把不合理正常化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思维方式。

小结:

慢车道是对人行道的一种修正,这种人生线路不会使人陷入贫穷,但也很难大富大贵。慢车道是一个需要花费几十年才能完成的计划,即便是完成了计划也不过是衣食无忧而已。平平淡淡是一种最真的生活,但这个是我们话费了几十年的辛苦换来的。

之所以说行走在慢车道上的人很难有大富大贵的生活,是因为慢车道的目的地就是平庸的生活。

3、快车道路线

从人行道转化到慢车道,再通过讲述慢车道的一些不足和缺陷,那我们接下来看看如何才能走向人生的快车道。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斯蒂芬·科维在《第三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一书中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最棘手甚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生命中几乎所有的困境和严重分歧,它是通向未来的方法。它既不是你的方法,也不是我的方法,它是一种更先进的方法,它是一种比我们以往能想到的任何方法都更好的方法。

我称之为“第3选择”。

而人生快车道路线就是我们的第三种选择,这是一个混合的财务线路图。

快车道是什么?它是一种商业和生活方式的策略,其特征是具有可控的无限平衡,因此可以创造最佳的环境,实现快速致富和非凡的生活方式。这里呢,我们需要注意四个环节:

可控的无限平衡:慢车道的特征是无可控的变量加上没有平衡的调节;快车道则与之相反,具有最大的控制和平衡。

业务:你就是一个自我雇佣者,你不为他人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论你现在是创业还是身在职场。敬业是快车道的核心。

生活方式:快车道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个融合信念、过程和行动的承诺。

快速创造财富:人总是视觉动物,看不到效果很难采取行动,拥有快车道思维,接触更多的挣快钱的人,能够迅速超越“中产阶级”。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拥有快车道思维的人一般都会拥有这样的信念:“我就是为获取财富而生的”,在中国就有一批这样的人,温州商人。我接触的不少温州人,他们嘴巴上不会说:“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这类话,但是他们会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是拥有快车道思维的一群人。

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这样的词汇,比如快速致富,发大财,暴富等等,因为这些词儿已经没有信誉了。生活中很多人被这类词儿带偏了,甚至因此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对他们已经麻木了,再也不会相信他们的存在。

但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一点儿:致富计划并非快速计划的产物,轻易发财也并不是总是会发生,这需要智慧而非具体的技能。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思维方式,切不可被曾经的观念和经验所束缚,甚至是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

《大学的观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的作者约翰·纽曼(John Henry Newman)曾说过:“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3.1、思维路标:

对时间的看法:时间就是我最重要的资产,远远超过金钱。

对教育的看法:停止学习那一刻,我也就停止了成长。不断的去扩充自己的知识,对人生的旅程至关重要。

对金钱的看法:金钱无处不在,但它仅仅是我创造价值的一种具体呈现。

对财富的看法:建立一套自己的现金流和投资系统,不断的对其进行修正。

目的地:获取被动收入,可以通过生意也可以通过投资,但一定是在自己智慧的基础上。

对人生感悟:梦想是值得追随的,有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的理想。

这些思维路标定义了走在快车道的人的生活方式,他驱使人们采取行动而不仅仅是想一想。我听到过很多人都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挣很多钱,不再为生活发愁。这根本就不算是梦想,只是一个白日梦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多数说这样话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嘴巴上说喜欢钱,想要钱,但是却对金钱视而不见,甚至对时间都没有一点儿概念。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小结:

快车道是一个商业系统,慢车道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工作最终的结果是换取劳动报酬,也就是工资。单纯的靠工资可以解决我们的温饱和生存问题,想要实现富裕,太难了。而快车道线路则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被动收入,加入财富的积累。

03

说到最后

本篇文章主要是想通过路标思维的形式给大家阐述下当下的几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人人都在为获取财富而努力,但却很难理解财富的意义。这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与其努力成功,不如努力成为有价值的人。

这个价值我们可以称为是影响力,有句话形象的描绘了影响力定律:不管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你在一个实体中影响的人越多,你获取的财富也就越多。

掌握"路标思维",识别职场三种线路,带你踏上职场快车道

我们有时候总是羞于谈钱,一提到到钱,就会让人 觉得很俗,但我们生活中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又跟赚取金钱有关系。从现在开始摒弃掉那种人行道和慢车道的线路思维,拥有属于自己的快车道思维。

那我们简单回顾下什么是快车道思维:它是一种商业和生活方式的策略思维,拥有这种思维我们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看作是一个自我雇佣者,并融合信念、过程和执行力。

希望能够通过本篇文章给条友带去新的认知和启发。

关键词: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视而不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