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环球速讯:创投掌门人热议创业板注册制成绩单 显著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双创”热情

2022-08-25 19:36: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近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已满两年。


(资料图片)

自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得到深度融合,新增上市公司创新属性鲜明、行业类型丰富,资本市场对于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支持力度空前。

多名创投掌门人受访时对记者指出,随着多元化的发行上市标准确立,发行上市审核流程更加高效且透明,越来越多创新创业企业获得了通过创业板获得了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核准制下创投行业投资项目退出难一直是行业的痛点,导致基金直投项目退出周期过长,降低了基金的投资回报和LP的投资意愿。创业板板注册制的推行,企业发行上市条件也更加开放、多元,使得基金的退出渠道更加畅通,流动性提高,提升了创投基金的退出效率,对改善创投行业募资难和LP结构组成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发挥创投行业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科技强国的功能作用。”达晨财智总裁肖冰受访表示。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随着注册制稳步推进,创投机构的生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上市条件放宽进一步赋予了优质的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更多的上市机会,创投机构的退出渠道更加通畅,但另一方面,上市门槛降低,新股走势分化,对创投机构甄别项目的能力,以及退出时机的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业板改革成果显著

在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下,创新企业市场准入和培育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持续吸引中长期资金配置优质创新企业,改革成果显著。

两年来,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355家,总市值超2.6万亿,IPO募集资金合计超3200亿元,近9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近6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企业的成长特征凸显。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1175家,2021年平均营业收入近24亿元、平均净利润1.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20%,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超5成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4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50%,呈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此外,创业板还有力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截至目前,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数量超5000万,机构投资者占比超5成,境外投资者规模不断扩大,持有流通市值占比5.7%,创业板系列指数已开发基金产品62只,规模超600亿元,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在多名创投掌门人看来,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创业板服务具有较强创新属性、良好成长性创新创业企业的能力,吸引了更多科技创新企业,筑造经济创新成长新高地。

“注册制下,资本市场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审核标准更加透明、审核时效更加可预期、监管服务更加精细化,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优质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本市场机会。”肖冰说道。

“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积极推动科技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新增上市公司创新属性鲜明、行业类型丰富,对于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支持力度空前。新增上市公司借助上市获得了发展所需资金,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优势,无论成长性还是创新性均显著提升。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挂牌公司增多,科技属性提升,对于股票的价值判断更加需要专业的投资能力匹配,因此,机构投资者在整个创业板投资者结构中占比逐步提升。”同创伟业合伙人唐忠诚表示。

注册制下创投行业生态AB面

两年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给创投行业生态也带来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随着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审核标准更加透明、审核时效更加可预期、监管服务更加精细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优质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本市场机会,创投机构也显著受益。

如深创投,截至2022年8月21日,其累计助力225家企业上市,其中70家成功登陆创业板,含2020年8月试点注册制以来在创业板上市的19家。

达晨资本截至目前已投的670家企业中,共有55家企业登录创业板。自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达晨已投企业中,共有13家公司登录创业板,所覆盖的行业包括先进制造、医疗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军工等领域。

同创伟业亦成绩不俗,据同创伟业合伙人唐忠诚介绍,2020年以来,其共有8家投资企业(含已过会待发行)登陆创业板。这些企业分属于智能装备、半导体、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物联网、汽车零部件等不同领域,均是该等领域的细分龙头,具有自主核心竞争力,成长性与创新性兼具。

“创业板实施注册制这两年来让资本市场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也使得大量的还未上市的创新创业企业坚定了自身资本发展的目标,形成了有序且高效的资本生态圈,这将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企业的热情。”唐忠诚认为。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也表示:“创业板注册制试点以来,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各方反响良好。创业板注册制的成功实施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再下一城,加快了创投机构已投企业上市退出的速度。”

但另一方面,在机遇背后,注册制也对创投机构带来众多挑战,如基本面分析难度比较大,市场分歧较大,市场情绪较为谨慎,以及部分企业前期估值过高,导致上市企业市值大幅萎缩,股价低迷,创投机构回报率较低等。

“短期内新股的供给短期内必然大量增加,创投机构退出时的收益可能不及以往核准制下的收益,且对退出时机的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倪泽望坦言。

此外,倪泽望还指出,由于企业上市预期明确,机构都预期可以快速通过IPO渠道退出,一级二级市场之间的分野可能会逐渐模糊,一级市场估值可能会过高甚至造成一二级估值倒挂,近期生物医药领域一二级市场热度不一,就显现出了“倒挂”问题,创投机构很难再靠“Pre-IPO”投资模式获利。

创投掌门人建言创业板

展望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持续深入,创业板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三大创投掌门人看来,退市常态化、完善估值引导体系、坚持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责任体系、完善多元化发行上市标准等,是未来需长期坚持的方向。

倪泽望表示:“注册制时代,常态化退市也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有进有出,市场才会长期保持活力,劣质资产才能加快出清,市场资源才能更高效配置。在注册制时代,只有真正具有成长价值的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长期生存,而那些弄虚作假、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难以长期生存。”

“新股破发是市场化改革落地后的常态化博弈结果,是市场再教育、再平衡的’必修课程’。改革初期市场具有一定的噪音是正常现象,应理性看待并保持定力,积极鼓励中介机构就‘上市不意味着暴富’进行发行人教育,引导发行人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倪泽望进一步补充道。

肖冰也指出,未来,创业板一是牢牢把握注册制的本质,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在投资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市场主体的分散决策实现价值判断、风险管理,发挥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促进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加强责任。从审核制、核准制到注册制,对证券行业机构的能力和责任要求在不断提高和加强。在注册制下,发行人、中介机构、监管部门的权责关系重新界定,推动整体行业工作重心从审批向价值判断过渡转变,行业发展生态从“数量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变,推进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唐忠诚亦表示,首先,创业板多元化的发行上市标准需要不断完善,打通具有一定行业特殊性的企业上市路径;其次,审核的透明度与效率需要保持,严把上市入口,让企业清楚地知道进展与不足之处;再次,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真正与创业板的“三创四新”相吻合;最后,不断完善退市制度,上市公司实现有序流动,确保优质公司能够得到资本市场长效的支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创新创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