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天天消息!这些投资雷区 你踩到过吗?

2022-09-01 05:33:08    来源:投资快报社

这些投资雷区 你踩到过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投资者容易踩到的投资雷区有哪些?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尽可能避免?投资如遇侵权,后续如何基本维权?

近日,玄元—华东政法大学投资者保护教育基地主任、首席金融专家马永谙、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窦鹏娟先后接受了《投资快报》记者采访,从专业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现总结梳理如下,以飨读者。

易踩雷区1:遭遇违规项目认知不对称

马永谙表示,雷区有很多种涵义,有些雷区实际上是钻制度的空子,比如一些打着“固收理财”的名义非法集资的P2P项目。有些雷区是由于认知上的不对称造成的,比如站在基金投资的角度上,基金本身的合规安全性这一点已无需质疑,但是在挑选基金时会因为对自己和对基金不够了解,导致投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比如,听消息某某基金近期业绩不错,单单通过这一点就果断买入,事实上这只基金的波动非常大,押对行业或赛道时业绩一飞冲天,一旦板块轮动之后,业绩下跌也可能比其它基金更狠。当基金下跌了10%以上时,你可能就会很难受甚至影响到心情。这其中的根本问题是你没有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你是一个只能接受最大下跌5%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那么即便这只基金短期业绩再好,但基金的最大回撤也超出你的承受范围,那也应该尽量规避。

易踩雷区2:资金使用期限与投资品不吻合

据马永谙介绍,资金使用期限与投资品不吻合也是投资者易踩雷区之一。他表示,比如某投资者本来有一笔钱半年后要用来买车消费,闲置期间想增加一些投资收益,结果买了一只成长风格的股票型基金,不巧这半年遇到创业板下跌,基金净值下滑,半年后用钱时不得不亏损赎回。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二个投资雷区:选基金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资金使用期限。正确的做法是期限越短,投资产品的风险等级应该越低。

易踩雷区3:追涨杀跌频繁交易

马永谙表示,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在很多投资者看来,频繁交易能让他们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频繁交易者希望通过少而多次的收益,日积月累后获得可观的复利收益,比如每交易一次只要有0.5%的收益,那一年(按100次交易)下来就会有超过60%的收益。投资者在投资中往往采取追涨杀跌策略,是因为他们认为价格会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一段时间,他们理想的状态是“低点买,高点卖”。但是,上涨或下跌到底会持续多久、幅度多大,其实是很难预测的。而之所以大部分人会亏钱是因为本来想“低买高卖”,但最后却变成“高买低卖”。

因为追涨杀跌的时点很难把握,影响价格涨跌的因素太复杂了,而投资者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将所有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再加上没有严格的交易纪律,既可能导致“买在高点、卖在低点”,也会因频繁交易而增加交易成本降低基金收益,减少亏钱的概率就要做到减少犯错的概率。

投资如遇侵权如何基本维权?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窦鹏娟向记者表示,近年来相关纠纷呈增长趋势。这些案件涉及基金投资中的风险揭示问题、虚假宣传、承诺保本保收益、未履行谨慎管理义务、信息披露义务等,反映出私募基金投资中存在不少侵害基民合法权益的现象。

法律专家窦鹏娟认为,在遭遇权益受损后,投资者首先应该收集整理好相关证据。从事后救济的角度而言,在维权方面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诉讼,二是非诉解决。在诉讼方面,近年来有不少新的制度措施,比如支持诉讼、示范判决、特别和普通代表人诉讼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投资者尤其是普通投资者诉讼维权的制度亮点和创新。在非诉讼维权方面,基金投资者在遭遇侵权后首先可以尝试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或其他渠道进行投诉,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解、和解、仲裁等方式化解纠纷。例如小额速调、在线调解等,这些都有利于基金投资者更便利、低成本地维权。

窦鹏娟还建议在遭遇侵权后,基金投资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维权方式,还可以在不同维权方式间协调衔接,避免维权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使自己的权益无法及时救济和恢复。

关键词: 频繁交易 追涨杀跌 基金投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