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环球微资讯!万邦医药明日上会:核心业务技术含量低 创业属性或不足

2022-10-13 05:41:21    来源:小财米儿

来源:小财米儿

小财米儿注意到,10月13日,深交所将安排创业板企业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邦医药)接受上市委员会审议。

据了解,万邦医药是一家同时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的综合型CRO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和其他医药研发机构提供专业化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8年至2022年6月,万邦医药临床研究服务的收入分别为9,255.90万、8,451.39万、9,955.55万、14,973.36万以及7,873.88万,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76%、84.09%、74.80%、74.70%以及77.23%,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生物等效性研究服务简称BE研究,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药物的相同或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主要是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生物样本(如血液或尿液)中药物浓度,获得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来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吸收到体循环中的动态过程。并经过相关软件(WinNonLin、DAS)计算得到曲线下面积、达峰浓度、达峰时间等参数后,通过统计学比较判断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简单来讲,万邦医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服务是招募志愿者服用仿制药进行对比试验。对此,深交所对万邦医药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提出质疑。

首先,我们来分析其资产结构。万邦医药2018年至2022年6月,主要资金为货币资金,分别为2,086.17万、564.32万、11,987.31万、16,147.34万、17,990.26万,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31.03%、6.69%、59.77%、56.93%、54.13%,从2020年开始,近半资产为货币资金,说明万邦医药相关业务不属于资金密集型。

与此同时,公司同期固定资产分别为2,294.25万、2,315.39万、3,209.43万、3,283.43万、3,405.37万,占总资产比例在10%至16%,且主要为专用设备。万邦医药并未对专用设备进行详细说明,我们猜测应该与生物样本检测设备相关,其仍属于轻资产公司。

再者来看其成本结构。万邦医药成本结构中,扣除营业成本,期间费用中管理费用占比最高。2018年至2022年6月,公司管理费用占比分别为8.25%、10.95%、6.44%、5.39%、5.90%,而同期研发费用占比为5.35%、6.54%、5.59%、4.90%、7.53%。除2022年上半年之外,其他年份管理费用占比均高于研发费用。而一般管理费用占比高,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个体配合公司业务,也必然需要大量的管理者。而万邦医药的核心业务为招募志愿者服用仿制药进行对比试验,则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对志愿者进行管理。

最后来看其发明专利。截止2022年6月末,万邦医药仅拥有四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而上述两项发明专利申请时间为2013年及2014年,也就是说公司近十年为申请发明专利。

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百花村拥有60项目专利、博济医药拥有20项发明专利、百诚医药拥有15项发明专利、阳光诺和拥有30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诺思格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泰格医药拥有30项目专利,均显著高于万邦医药的专利数量。

通过对比发现,万邦医药的核心业务技术含量并不高,关键在于志愿者储备及后期数据分析,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知识,但这些也能借助相关软件实现。综合来看,公司创业板属性是最大的疑点。

关键词: 核心业务 管理费用 实用新型专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