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动态丨投资近千亿!30家上市公司跨界锂电
锂电领域延续2021年热度,2022年多家上市公司再现“疯狂”投资。
为什么用疯狂来形容?
据起点锂电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经有近30家上市公司公开表示跨界锂电行业,截至10月底,几乎平均每个月有3家上市公司官宣布局锂电,投资热度非其他行业能比拟。
(相关资料图)
经统计,以上企业在锂电板块的投资超过830亿元,涉及细分领域包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资源以及电池回收等。此中,不少是其他领域的龙头企业,甚至一个企业出现多则投资加码。据分析,一部分的企业出手是为了改善业绩,以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也有一部分的企业是为了加速向新能源行业转型。
01
锂电池端:竞争压力持续拉大
食品界黑芝麻、服装大佬红豆股份以及海能实业、三一重工等企业下半年依次进行布局。
其中,黑芝麻则通过增资天臣新能源进行布局,助推18GWh储能磷酸铁锂电芯产能建设。
ST龙净为加快转型,不仅在10月首次公告涉足电芯制作,并且与量道新能源合资设立福建龙净量道储能科技,计划投资建设年产6GWh锂电储能系统。
此外,ST龙净拟通过子公司紫金龙净收购控股股东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紫金环保所持有的三项股权:即福建紫金新能源有限公司 60% 股权,黑龙江多铜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100% 股权,紫金清洁能源 ( 连城 ) 有限公司 100% 股权,以此上探风电与光伏领域。
实际上,国内锂电池产能规划充足,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比如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一家产能规划达到800GWh以上,比亚迪规划产能超过600GWh,中创新航产能规划超过400GWh,亿纬、蜂巢、楚能规划则达到300GWh以上,国轩、孚能、欣旺达、瑞浦等企业紧随其后。
储能电池端,派能科技、鹏辉能源、海辰储能等基地接连落地开工,产能规划位于行业前端,此外德赛电池、珠海冠宇等拥有电池生产技术积累的企业也在布局储能电池产能。需要注意的是,动力电池企业的大部分项目均规划为动力及储能生产基地,可见,储能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逊于动力电池市场。
尤其需要注意的,目前包括储能终端、新能源车企等在内的势力开始自发投资建电池厂,可以确定,多方势力之间的竞争压力会持续拉大。
02
正负极材料:产能过剩风险最为严重
据统计,正负极材料端,今年有10家上市公司进行跨界布局,是入局者最多的细分领域。其中,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重回市场青睐,布局磷酸铁锂材料的企业最明显。比如10月份的百合花,以及年初的中化国际、川发龙蟒、鞍重股份等企业。
而这也正好延续了2021年的跨界规律,起点锂电注意到,同一领域的上市公司扎堆跨界渐成趋势。
钛白粉领域,除了安宁股份、惠云钛业跨界,在此之前,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金浦钛业等巨头早已经规划项目,并部分实现投产,规划产能以百万吨为计。
除了钛白粉领域,磷化工企业跨界也出现“企传企”现象。云天化、兴发集团、川金诺等企业均出现百亿级项目签约。
据观察,除了跨界企业,厦门钨业、长远锂科、格林美、天力锂能等传统三元材料及前驱体上市公司也开始深度布局磷酸铁锂相关领域,产能隐忧进一步凸显。
一方面,从数据来看,2021年,国内各大企业磷酸铁锂产能规划约300万吨,截止2022年9月份,全国大小磷酸铁锂基地产能规划已超1000万吨,如果产能顺利落地,预计早在2023年下半年会出现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三元材料也可能成为扩产主流,到时候市场对磷酸铁锂的需求会变小。因为,行业人士认为,三元锂电池的提升空间更大,其成本下降空间大于当下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一旦成功下探,会对磷酸铁锂供应商造成打击。
但实际上,目前磷酸铁锂的产能还是“紧缺”状态。且磷酸铁锂龙头德方纳米认为,磷酸铁锂行业未来会形成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
起点锂电也同样观察到,目前以磷酸锰铁锂为代表的新型磷酸材料逐步进入市场,凭借其更高的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势,广受终端企业青睐。据悉,目前有车企已经开始导入新型磷酸盐系材料电池。
或许,对于不断入局的企业来说,拔高一个层次,从新型材料入手更能夺得先机。
03
电解液、隔膜、铜箔领域:技术壁垒成门槛
从统计来看,今年以来有6家上市公司跨界电解液领域,主要规律以电解液生产材料为主体,比如投建六氟磷酸锂、VC等生产项目。
而此领域的“拦路虎”除了技术,还有成本。电解液主要材料是六氟,而六氟的主要原料是电池级碳酸锂,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连续创下新纪录,已达55万元/吨,六氟价格虽然没有重回高点,但近期确实有回升的趋势,10月中旬价格已经突破30万元。
起点锂电认为,电解液相关项目可视化利润明显降低,已公布的产能能否如期落地尚未可知,因此电解液市场份额仍会集中在几家头部企业,且一体化布局的企业会更有优势。
隔膜、铜箔则明显有着更高的技术壁垒,且验证周期长。
就隔膜来说,其品质直接影响电池容量,充放电循环寿命,阻燃,安全性等指标,该领域的壁垒主要体现在设备是否高端精良、工艺成熟精湛以及资金实力等方面。
尽管干法隔膜设备简单,目前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湿法隔膜设备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全球仅有四家供货商,分别为日本制钢所、德国布鲁克纳、日本东芝以及法国伊索普。
此外,国内电池厂商对隔膜产品的认证需要9-12月时间,海外电池厂商需要18-24月的认证时间。多方压力下,隔膜市场的份额并不容易取得,因此,市场上的跨界以合资入股和收购居多,直接拥有产能和生产工艺,并且有一定的客户基础。
铜箔方面,目前主要是朝着超薄锂电铜箔(6μm以下铜箔)趋势发展,对企业技术、资本实力有着更高的考验,可关注的企业为嘉元科技、诺德股份、铜冠铜箔等。
04
锂资源及回收:一个“赚钱”,一个“热门”
有矿的都是大爷,此言不虚。
与上述领域相同的是,锂资源的布局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般企业不敢涉足。
据统计,今年有多家企业布局锂资源,比如康隆达、*ST未来等,还有宋都股份。可惜的是,宋都股份与西藏珠峰合作告吹。
而可以确定的是,以上企业布局锂资源,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因为:“赚钱”。锂电池的主要材料就是碳酸锂等,碳酸锂的价格一涨再涨,纵观整个产业,锂矿端的企业成为最有钱的大佬,这一点从天齐、赣锋等企业业绩可以看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为代表的电池企业均在进行一体化布局,锂资源成为必争之地,竞争进一步加剧。
在回收领域,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带来的千亿红海,吸引多方入局,成为继储能后的又一个热门赛道。
起点锂电提醒,虽然市场可观,但目前获得白名单的企业只有40多家,相关注册企业却近4万家,因此,回收企业应该把握技术,加速通过国家认证,才能获得更多机会,助力行业安全、标准性发展。
相关阅读
-
骁龙625神U加持 小米A1最新版本v13.2发布
4 5星高分!骁龙625神U加持,小米A1再升级不预装MIUI系统的小米手机... -
苹果设计了一套“灵动岛” 挖孔被设计...
苹果设计的灵动岛被过誉了?挖孔被设计成了苹果手机自从iPhone 14系... -
腾讯WiFi管家今日起正式停止服务 无法...
腾讯WiFi管家今日起正式停止服务12月28日零时零分12月1日消息,因业... -
长存TLC颗粒+联芸1202国产固态硬盘来了...
你觉得2TB的SSD能便宜到多少价位?SSD真的是越来越便宜了,从之前一... -
9499元的公版RT4080嫌贵?七彩虹等厂商...
9499元的公版RT4080嫌贵?七彩虹厂商已宣布供货9499元的公版RTX 408... -
苹果将在iPhone15系列上 放弃传统闪电接口
李楠:伪户外的钛合金AppleWatchUltra卖得贼好今日消息,李楠发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