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创业在湾区】“90后”王奔:从研究员到硬科技创业者

2022-10-27 09:38:29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中山10月27日消息(记者 夏燕 王倩)“没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想过我要创业做一家公司,为国产替代做贡献。”近日,中山吉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吉联光电”)总经理王奔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感慨,“能用自己所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很有意义。”

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众多的创业团队里,王奔的团队无疑是特别的存在,依托于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孵化而来,主要研发及生产高精度光学薄膜、光学核心元器件等。

作为中山市首个高精尖领域硕博联合教育培养基地,一年多来,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下称“长理工中山研究院”)已经培养出第一批16名毕业生,并中山等地企业建立20余个联合实验室,形成“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资料图片)

吉联光电就是这一模式下的典型代表,其研发的光学先进薄膜更是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的专长所在,同时也是青年创业者王奔的兴趣所在。

“一件事坚持到底就是最高效率。”王奔说。

王奔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央广网发 潘荣君 摄)

与先进光学薄膜结缘

2012年,王奔考上了长春理工大学,就读光电信息工程专业。

作为“兵工七子”之一,长春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光学方面人才的学校,我国的第一块光学玻璃、第一个红宝石激光器都是从这里研发出来的。

“男孩子嘛,比较喜欢工科专业一点,对飞机、光电这类行业比较感兴趣。”对于当初的这个选择,王奔很是满意,“现在做的事情确实是自己想做的。”

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光学系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了解越来越深入,王奔对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热爱与日俱增。

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紧接着在长春理工大学读研。读研期间,他又去到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留学,攻读先进薄膜专业,获得了Distinction学位。

王奔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的校长及其夫人合影(央广网发 王奔 供图)

“学历越高,研究方向越窄。”对于为什么选择先进薄膜专业,王奔解释,“先进薄膜是我们光电信息工程的一个延续,这个专业也很对口。”

2018年,留学一年后,王奔选择回国发展。

厚积以待薄发

创业,有时候需要积累自身,等待合适的时机出现。

2019年,王奔完成了在长春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业后,并没有立马投身创业,而是先去了上海一家研发先进光学薄膜的公司工作,应聘的岗位却是市场经理。

对于这个岗位选择,王奔解释:“我不想完完全全做一个技术员,想做一个懂市场的技术员,并且寻找一家中型公司更能施展开拳脚,刚好这家公司符合我的要求。”

正在做实验的王奔(央广网发 潘荣君 摄)

在做好市场的同时,王奔在技术研发上也没落下。在上海工作期间,他参与申请授权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均与先进光学薄膜相关。

据王奔介绍,当时上海刚好对光电行业开通了一条专利审查的“绿色通道”,3~6个月就能快速完成申报和授权。于是,他配合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将三年来的技术储备集中申报。

“我们有一些前期积累,在工厂入职后又有了长期实践,学术和生产完全结合才有了发明专利的整体框架。”王奔说。

既懂市场,又懂技术,让王奔在工作中切换自如。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又顺利转做生产管理,再从生产管理又转回负责市场,最后升任了轮值总经理。

“整体来说,公司的运营、融资管理都做了一点,对我后来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王奔表示,这家公司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他坚信“一件事坚持到底就是最高效率”。

为国产替代做贡献

古语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王奔走上创业之路,亦是如此。

2021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和长春理工大学正式签约,决定合作建设“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落地在中山火炬开发区。

一年多来,长理工中山研究院以“中山所需,高校所长”为基本原则,以校本部光学学科优势与火炬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相契合,共同推动“政产学研”融合,打造中山“光电硅谷”。

王奔参加2022创客广东新材料组决赛(央广网发 潘荣君 摄)

在这样的契机之下,为了实现基础研究的产业化,王奔的导师付秀华教授准备创办一家企业,亟需一个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掌舵人,于是便邀请王奔一同创业。

2012年12月,吉联光电在火炬开发区成立,公司由长理工中山研究院孵化,主要研发及生产高精度光学薄膜、光学核心元器件等。

在王奔看来,光学薄膜是任何一个光学器件的“必需品”,实际上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红外光学薄膜,近几年发展迅速,市场增量很大。“举个例子,我们所有眼镜用的常用材料都是CR-39,透过率只有92.5%左右,镀了光学薄膜之后才能达到99.9%以上。”

但是,目前国内一直做的是光学薄膜的消费端市场,高端市场一直依赖进口。“我们现在有领先的技术,创业就选择以此为突破口,为国产替代做贡献。”

万事开头难。正式独立创业之后,王奔也时常感觉到压力,半夜睡不着觉,“每天我都要看着记录本有多少事情没做完,会想下个月买原料的钱够不够,卖出去的货回款率如何?”

制造业创业不易,尽管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但王奔依然信心十足。落户留创园后,他也享受到了厂房免租、启动资金支持等政策扶持。

正在做实验的王奔(央广网发 潘荣君 摄)

“光学类的设备动辄三五百万元,甚至有的一台设备一千多万元,初创企业很难负担。”王奔表示,但是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为吉联光电的前期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除了这些外在的条件,过硬的技术是王奔创业最大的底气。曾经有一段时间,王奔也羡慕过那些在互联网企业工作的同学。

但如今,投身高端制造业创业大潮中,他对未来充满笃定,“会坚持制造业创业的方向,一直把它做到底!”

关键词: 长春理工大学 最高效率 发明专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