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扳倒他,美国准备了五年!
01
又一位中国首富,栽了!
(资料图片)
他叫刘忠田。曾经的亚洲铝王,被誉为“最会做生意的东北人”。
2009年,身价就高达260亿港元,成为实质上的中国首富。实力强到,美国人为了扳倒他,整整准备了五年。
而可悲的是,因为太过低调。大部分人在此之前可能都从没听过他的名字。
因为这篇文章,才知道这位乱世枭雄的观众,评论区集合下,让我看看到底有多少。
关于他的发家史,版本很多。有说是靠岳父上位的,也有说是在香港炒楼发迹的。
比较主流的说法是,14岁辍学,拿着200块做木材生意起家。双轨制来了之后,靠做倒爷赚到第一桶金。
90年代,房地产兴起后,他从建筑铝入手,一步步做到亚洲铝王的位置。白手起家,45岁加冕中国首富。
他的高光时刻是在2009年。那一年,中国忠旺以金融危机后全球最大IPO的身份登陆联交所。
倾颓的全球资本市场都因他的到来被重新点燃。就连段永平这样的大佬,都为此亲自跑了一趟东北做调研。
他的身价一举飙升到260亿港元,超越了刚被内地媒体评为首富的沈文荣。
此时,只做实业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了。他还在暗中渗透了大批地方银行。
杉杉系手里的君康人寿,也被他花300多亿拿下。
然而,彼时如日中天的刘忠田,还没意识到,他已经被美国人盯上了。
02
那些年,刘忠田带领中国铝业一路狂飚,让美国人吃了个大亏。
90年代,美国人曾制霸铝业,占据全球铝产量的30%。到2017年,却被打得只剩下2家公司、5个工厂,产能只占全球的1.2%。
本着打不过就耍赖的原则,2010年,美国商务部开始对中国铝业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最后,强行给中国企业加了30%多的反倾销税。身为中国铝王的刘忠田,首当其冲。
2010年,公司营收利润双双下滑30%;2011年,甚至一度锐减60%。然而,原以为胜利在望的美国人,很快就发现不对劲。
因为忠旺很快就走出低谷,还一路高歌猛进。
原来呀,向来擅长游走于各种政策漏洞的刘忠田,很快就找到了对策:先把铝运到墨西哥,在那里把铝制成不在征税范围内的托盘,发到美国后,再重新加工成可以销售的产品。
于是,一场针对刘忠田的围剿在暗地里悄悄展开。为了扳倒他,美国人整整准备了五年。
2019年7月,美国司法部突然抛出一份长达53页的起诉书:以逃税、洗钱、欺诈等24项罪名将刘忠田起诉至联邦法院。
根据他们的调查:2011年到2014年,刘忠田合计逃税18亿美元,创下美国有史以来高纪录。
如果罪名成立的话,刘忠田将面临465年的牢狱之灾。2022年4月,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做出最终判定:判处刘忠田18.3亿美元罚金,以及五年缓刑。
刀尖上舔血的刘忠田玩了美国人,最后也埋葬了自己。
03
4月13日,随着中国忠旺从港交所摘牌,刘忠田花几十年打造的商业帝国,也是岌岌可危。
你说,刘忠田是输给美国人的致命一击么?可能也不尽然。
数据显示,2011年到2020年,忠旺的固定资产规模暴涨了13倍(57.29亿到791.2亿);但营收却只涨了不到1倍(103亿到204亿)。
低效扩张,带来的是巨额债务。截至2020年底,忠旺总负债超过910亿,但账面资金却只剩3.6亿。
另一边,花大价钱买的金融资产也是一个比一个惨:手里的银行大都经营不善,持股最多的辽阳农商行最终破产;300多亿买的君康人寿,更是沦为中国保险业的“亏损王”。
记得初登首富之位时,刘忠田说:“那玩意儿都是虚的,并不是事实,危机一来,再多身家还不是一下子缩水缩没了。”
没想到,十年后,一语成谶。2017年,他还是身价近300亿的“东北王”,2019年就只剩下125亿元,2021年80亿……
但问题真的出在刘忠田一个人身上么?
他既没有花天酒地,也没有自我陶醉,公司上市后的第二天,刘忠田便赶最早的飞机回到了工厂,如往常一样在厂区巡视。
明明是中国首富,却没有豪宅,连公寓都没有,消费甚至还比不上一个小白领。
为了企业发展,他清退了所有亲戚,包括自己的妻子和胞弟。为了企业不被淘汰,他几乎全年无休,一有时间就全世界跑,了解行业内最前沿的技术。
可他还是败了。
很难说,这到底是个人的悲剧,还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为了扳倒他,美国准备了五年!
01 又一位中国首富,栽了! 他叫刘忠田。曾经的亚洲铝王,被誉为“... -
送快递这件事到底体不体面?
实实在在送了两天快递发现,从收入、保障、工作强度等不同的角度看... -
陈根:突破性材料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能...
文 陈根 据《科创析日报》信息:滑铁卢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组成的科研... -
IPG Q1营收3.47亿美元:中国销售额下降...
5月2日晚,美国知名光纤激光器巨头IPGPhotonics发布了截至2023年3月... -
报道:谁是00后手机里的「BAT」?
「BAT」这个古早的互联网巨头代名词,年轻人有了新的解法。 ... -
当前关注:没有比亚迪的欧洲,拱手将市...
在全球三大汽车消费市场中(中、欧、美),德日系车一直都是针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