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亏为盈全靠补贴 傍上华为的江淮能翻身吗?
日前,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营业总收入224.54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亿元,与去年同期-7.1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相比,实现了大规模的扭亏为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淮汽车表示,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出口业务持续发力,带来规模和效益双增长。但根据财报来看,江淮汽车获得的的盈利并不是靠卖车,而是来自于国家补贴。
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曾先后四次获得政府补助,累计金额约4.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71 亿元。截至7月31日,江淮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已达2.1亿元。
这意味着,抛开政府补助,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仍处在亏损状态。
江淮汽车的高光时刻,发生在2017年。当时,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双向奔赴,共同成立了“江淮大众”一起生产新能源汽车。
2018年,江淮大众发布了新能源品牌思皓,但直到2019年9月其首款车型E20X才正式上市。值得一提的是,思皓E20X上市后,官方从未公开过销售数据,这也让思皓E20X的销量一直成谜。
不过,就算是思皓品牌的最高月销量也只达到过1.26万辆,而这个成绩远远达不到大众对它的期待。
2020年5月,大众宣布购入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控股50%的股份,并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接过了公司的控制权。
同年12月,“江淮大众”更名为“大众安徽”,并被提到了和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平起平坐的位置。
在大众安徽的衬托下,江淮汽车显得更加落寞。此时的江淮汽车既不能再指望大众“带飞”,又没有自己的“出圈”产品,还面临着从2017年开始就连年亏损的财务状况。
幸好,蔚来的迫切需求给江淮送来了一阵“及时雨”。彼时,造车新势力还处在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缺乏,大多数新势力都不会选择自建工厂这种耗时耗钱的方法,而是通过传统车企的生产线,利用“代工厂”的模式来生产汽车。
就像理想选择力帆、小鹏选择海马一样,蔚来挑中的合作对象正是江淮汽车。二者的合作从2016年开始,凭借“代工厂”模式,江淮每年都能小赚一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燃眉之急。
但给别人代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蔚来和江淮的代工合同也将于2024年结束。届时,已经自建工厂的蔚来能够成功摆脱江淮,但赚不了“外快”的江淮却面临着生存挑战。
因此,打造自己的新能源品牌成了江淮汽车的当务之急。
今年3月,江淮投资10亿元人民币成立了“钇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发展。
4月,钇威汽车发布了新能源乘用车品牌“钇为”,全面切入智能纯电市场。
6月16日,江淮钇为旗下首款车型——钇为3正式上市,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8.99万-12.79万元。
作为A级纯电动轿车,钇为3的竞争赛道十分拥挤,竞争对手还包括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欧拉好猫等热门选手。
与这些对手相比,钇为3高达9万元的购买门槛并不占优势,再加上其产品力和品牌知名度远不及五菱、比亚迪等厂商,导致产品上市后消费者很难将目光第一时间集中在江淮身上。
上市后第一个交付月,钇为3的销量仅有1061辆,交付数据并不亮眼。7月份,钇为3的销量与上月相比翻番,但仍旧只有2191辆。
尽管钇为3销量平平,但江淮汽车并不忧虑,因为它又找到了新的“大腿”。
月初,网友爆料称华为正与江淮打造百万级MPV,并会成为问界车型中最顶级的存在。两家对此不予置评,但华为的余承东此前的确承认正与江淮合作。
另有一位华为内部人士也表示:“华为和江淮的合作其实并不止这辆百万级MPV,在此之前还规划了2-3款常规车型,包括轿车和SUV。”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江淮选择抱华为大腿的做法不能说是错。但就像赛力斯的现状一样,即便问界发展得再好,车企自己的产品仍然缺乏建设,也没有“灵魂”所在。因此,江淮能否像余承东所说的那样——“紧跟华为才能活下来成为巨头”仍是一个未知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扭亏为盈全靠补贴 傍上华为的江淮能翻...
日前,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今年上 -
气体传感器在无人机上的应用
如今环境形势严峻,环境监管执法任务越来越繁重,深度和难度也在不断增 -
穿上新势力的外衣,岚图能否摆脱“原生...
在岚图真正开启市场化意义走向成长之前,更重要的是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 -
两家企业设立新公司,剑指Mini/Micro LED
行家说快讯: 8月17日晚间,华映科技发布公告称,为在MicroLED MiniLED -
小鹏Q2财报:四季度冲击月交付2万目标
8月18日,小鹏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小鹏二季度财报 -
AIGC 施展“物理魔法”,3D视觉突破“...
文|姚悦,编|王一粟 “没有艺术,全是物理!物理让你快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