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非经济因素愈发影响人们的空间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相关资料图)
近日,各地2022年人口数据公布,不少大城市和城市群出现人口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趋势。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集体负增长,更是引发关注热议。
“按说即便中国人口总体负增长,作为经济发展龙头的这些大城市或者一线城市,它们的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也不会那么快进入负增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看来,这个问题背后有着更深的逻辑转变。
5月20日,张永生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3年会暨青年论坛上演讲指出,“因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城镇化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以GDP为中心的发展转到以美好生活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张永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表示,过去的发展概念是在传统工业时代形成的,但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重新反思”。
“背离”
“我们过去讲现代化,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为标准,后发国家都聚焦在如何实现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对‘什么是现代化’其实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张永生指出。
按照他的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更是对现代化的内容进行重新反思。“这样也就会有不同的现代化内容。”
表现在城镇化上,则是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张永生进一步解释,在过去,发展被视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工业、转移到城市,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所谓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
“现在看来,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些问题。”张永生直言,情况正在发生转变。
数据显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都已出现负增长,而长期保有较高人口吸引力的长三角,去年人口增量已从百万级“腰斩”至不足50万,创历史新低。
在张永生看来,很多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正在出现背离,这个问题背后有着更深的逻辑转变。
“初心”
“如果我们用收入均等化解释城市发展的动力和空间选择的模式,即使扣除大城市的教育费用等额外支出,也很难得出城市会有现在看到的这种现象。”张永生表示。
换句话说,仅从收入来看,大中小城市和乡村相比,大城市人均收入相对更高。但如果将人们的满意度或者幸福指数等作为美好生活的代表性变量时,就会发现,大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差距相比GDP远远没有那么悬殊。
“我们自己的调查显示,收入在人们空间选择的选项中实际上只排到第六,在它之前还有很多非经济因素。”张永生表示,“现在我们经济学的分析漏掉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它很难代表人们美好生活的目标。”
反之,如果对经济学目标函数进行重构,就会很容易解释这种现象。
在张永生看来,这背后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城镇化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改变:以GDP为中心的发展转到以美好生活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他认为,随着发展的目标和内容发生变化,应该对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重新反思,包括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
张永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补充道,“这需要回归到发展的初心——提高人的福祉,其中包括物质的要素,也就是传统GDP的概念,同时也包括非货币和非市场的一些因素。如果把这些都考虑进去,经济发展的内容和空间组织形式也就会不一样。”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焦点热议: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
张永生认为,随着发展的目标和内容发生变化,应该对经济发展的基本... -
速讯:“惠民保”产品升级谋可持续发展...
◎近期,2023年度惠民保陆续升级上线,各地纷纷开启续保窗口,如上... -
直击股东大会|华海药业:新冠口服药项...
◎5月19日下午,华海药业在浙江省临海市汛桥公司总部召开了2022年年... -
环球快看点丨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5月国产...
每经AI快讯,5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5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 -
【美股盘前】热门中概股普涨,小鹏一度...
①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 29%、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 04%、纳指期货... -
成功率近100%!公司老板10分钟被AI骗走4...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诈骗团伙的诈骗手段也越来越科技化,竟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