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肺癌中罕见、少见靶点存在检测率不高等现实问题-速看
(相关资料图)
“目前,肺癌中罕见、少见靶点存在认知率、检测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检测观念进步、检测能力提升、检测规范化等都是亟待突破的瓶颈。”6月3日,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
梁智勇教授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同日,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巨头默克携手两家国内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SH688235,股价138.39元,市值1882亿元)、基石药业(HK02616,股价2.82港元,市值36.21亿港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共同建立肺癌精准诊疗生态圈,以期通过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聚焦中国肺癌精准治疗中的医患需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而肺癌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癌症,其精准防治对于整体癌症生存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肺癌从发生、发展到预后,涉及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多个层次,需要以患者为本、综合观察、整体把握,才能实现精准诊疗。而实施医疗方案前进行细胞和分子级别的检测如肺癌早筛、伴随诊断,以及在细胞和基因层面的靶向药探索,都是实现肺癌精准诊疗的重要前提。
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表示:“肺癌进入精准诊疗时代以来,患者获得了更多治疗机会,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对于肺癌早期患者,我们的目标是治愈,对于晚期患者,要实现慢病化管理。在肺癌靶点中,除了一些常见的靶点外,少/罕见靶点同样需要得到关注,比如MET、ALK、RET、BRAF V600、EGFR ex20ins等,把这些‘少’和‘罕’聚在一起则是数量不小的群体,关注到这些患者,进行相关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相信肺癌的整体生存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子变异谱不同于西方人群,主要体现在腺癌,少见罕见基因包括MET、ROS1、RET、NTRK、NRG1/2等。其中,MET14跳突作为晚期NSCLC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在我国对应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的突变率约为0.9%~2.0%。化疗和免疫治疗对于携带该突变的NSCLC患者作用有限,且预后较差,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精准的分子诊断,是精准临床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新的靶点和药物不断涌现,对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提出了更全面、更精准、更高效的要求。”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表示。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肺癌中罕见、...
“目前,肺癌中罕见、少见靶点存在认知率、检测率不高等现实问题。... -
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过三成
每经AI快讯,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截至6月3日17时,全国已收获 -
世界观热点:中日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
每经AI快讯,当地时间6月3日下午,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的中国国务委员兼 -
今明两天强降雨继续!贵州持续气象灾害...
每经AI快讯,从贵州省气象台了解到,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天夜间至 -
“已准备好发动反攻”!泽连斯基表态:...
据央视新闻援引乌克兰自由电视台6月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 -
列车相撞事故后 印度全国近百列火车运...
每经AI快讯,6月3日,根据印度铁路公司方面的消息,在2日奥迪沙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