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宁生物上半年净利同比增超六成 首个合成生物学产品进入销售阶段
8月21日晚间,川宁生物(SZ301301,股价8.77元/股,市值194.9亿元)披露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21.84%,实现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64.82%,扣非后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65.4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延续2022年业绩增长态势的同时,实现首个合成生物学产品的销售。公司8月1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已有多个合成生物学项目进入中试阶段,首个合成生物学项目红没药醇已进入销售阶段。
上半年产品量价齐升
据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川宁生物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由于产品销售价格及销量较去年同期均有上涨。其中6-APA平均销售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6.66%,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0.80%。青霉素G钾盐平均销售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3.43%,销量较去年增加16.42%。
此外,财务费用在报告期内下降54.83%也为利润增长做出贡献。
从公司具体产品分类来看,硫氰酸红霉素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减少2.41%;头孢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16.27%;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54.66%;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1.07%。
得益于产品销售价格上升,川宁生物医药中间体的业务毛利率也有所改善,期内提升5.52个百分点至29.79%。
伴随销售规模增长,川宁生物期内销售费用亦有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7%。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系销售规模增加及对应出口保费增加所致。
首个合成生物产品进入销售
川宁生物在抗生素中间体领域已经建立起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体系,产品涵盖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广谱类抗生素的主要中间体。除中间体业务外,公司还涉足合成生物学领域。
作为川宁生物合成生物业务的主体,上海锐康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即川宁生物上海研究院)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未来产品领域将围绕保健品原料、生物农药、高附加值天然产物、高端化妆品原料等领域进行布局。
截至目前,锐康生物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主要打造了合成生物学和酶催化技术平台。今年上半年,川宁生物研发投入为2357.2万元,同比增加28.08%。
8月18日,川宁生物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有多个合成生物学项目进入中试阶段,公司首个合成生物学项目红没药醇已进入销售阶段。公司目前所生产的合成生物学产品红没药醇等产品已用于化妆品制作。
此外,根据半年报披露进展,川宁生物合成生物学一期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主体建筑已封顶、生产发酵大罐已吊装完毕,预计今年年底可建设完毕,进入试生产阶段。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川宁生物上半年净利同比增超六成 首...
◎2023年上半年,川宁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4 17亿元,同比增长21 84%,实 -
快递巨头七月“狂竞”:韵达努力追赶,...
◎在经济弱复苏环境下,快递行业需求韧性凸显。但同时由于头部快递企业 -
贝壳:认购本金30亿元的建信理财产品
贝壳8月21日在港交所公告,公司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链家(天津)企业管 -
监管“组合拳”推动公募REITs市场高质量...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固定收益专业委员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 -
猫药“大猫腻”!地下“神药”治愈一只...
一只小猫咪,花了主人3万元,总算把命给捡回来了。李婕用了一种含“... -
新房成交量创十年同期新低!武汉楼盘争...
◎“7月份以来,随着销售市场下滑,企业供应意愿进一步降低,7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