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中国无锡高新区光刻机项目 国产芯片板块就爆了

2020-06-16 13:29:09    来源: 奔流财经社

全国,不,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一个大新闻,诞生在了无锡高新区。

5月14日,无锡高新区与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扩建升级光刻设备技术服务(无锡)基地。

今日国产芯片板块大涨3.25%!其中芯源微12.7%领涨,华微电子、江苏雷利、圣邦股份等多股涨停,深康佳A、卓胜微等涨超8%;中微公司、闻泰科技等均涨逾6%。

到底这个协议有什么特异之处?

这要从这家荷兰阿斯麦公司说起。

总部位于荷兰的阿斯麦公司是全球芯片制造设备领导厂商,并且是芯片光刻技术的领导者。这家公司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不被狠狠折磨过的公司

都成不了伟大的公司

鉴于不少人可能并不知道这家公司的来历,我这里简单介绍下。

集成电路产业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集成电路里最重要的晶体管,是通过光刻工艺在晶圆上做出来的,光刻工艺决定了半导体线路的线宽,同时也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和功耗。

光刻机是半导体行业的最关键设备,它决定了光刻工艺的水平。

若干年前,日本尼康是光刻机领域的王者,彼时的阿斯麦,还是跟在大佬飞利浦后面混的一个小弟,但飞利浦当时正和索尼主推更赚钱的CD,光刻机只是个大佬押注的小筹码,输了也就那么回事,无所谓。

据说,阿斯麦成立后地位类似童养媳,飞利浦没有拨付经费,甚至不提供办公室,31个员工就在飞利浦大厦外的简易木棚房办公。

如果历史在这个时候没有提供转机,阿斯麦也许就从此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也许他们还会赚钱,但永远和“伟大”无缘了。

这时出现了一个神奇的华人,他的名字叫林本坚。 他发明了一个重要的技术,叫做“浸入式光刻”方案。

不要纠结于技术的细节,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技术,但如果采用这个技术,就意味着原来的技术方案被判了死刑,像尼康这样的大公司之前投入的巨量资金就全部打了水漂。巨头们当然不干。

巨头们不干,阿斯麦想干。

最后宣告,后浪押注成功。5年后,阿斯麦已经占据70%市场份额,尼康则从行业老大变成小弟。

阿斯麦的崛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后来EUV光刻机的研发中,尼康再次失去机会,从此彻底输掉牌局。当然,在成为王者的旅途上,阿斯麦也曾遭遇美国的多次阻挠,但是历史的进程已经无法阻挡这家公司封神了。

如今阿斯麦的地位有多重要?可以这么说——如果它停产,全球半导体芯片生产将会停摆。

阿斯麦极紫外(EUV)光刻机每台售价达到1.2亿美元,重达180吨,零件超过10万个,运输时能装满40个集装箱,安装调试时间超过一年。

就这样,一般的公司根本连买的资格都没有。

Intel、台积电、三星都是阿斯麦的股东,重金供养着ASML,并且有技术人员驻厂,产品出来先给这些巨头用。

作为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最核心的设备,光刻机至关重要,芯片厂商想要提升工艺制程,没有它万万不行,中国半导体工艺为啥提升不上去,光刻机被有些国家严格限制就是一个主要因素。

现在,无锡高新区与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扩建升级光刻设备技术服务(无锡)基地,这里面蕴含的东西太有想象空间了!

难怪股市会用一次狂飙来予以回应。

根据媒体报道,阿斯麦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介绍,阿斯麦早在2006年就已在无锡开展业务,此次升级后的基地涵盖两大业务板块:

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拥有近200人规模专业团队的技术中心,从事光刻设备的维护、升级等技术服务;

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的供应链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为设备安装,升级及生产运营等所需的物料提供更高水准的物流支持。

我个人感觉,这种“技术中心”和“供应链服务中心”应该不仅仅是服务无锡的客户的,而是应该辐射到更广大的区域;

此前阿斯麦在无锡的是“服务物流中心”,这次加上了“技术”和“供应链”,涉及的面更宽,领域也更加硬核。

和集成电路相关的一切高端产业,都值得奋进中的中国集成电路人好好学习。

而从无锡高新区引进这个“宝藏项目”的故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集成电路人的那份渴求,那种精神——

全球疫情蔓延之下,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息。阿斯麦曾经对媒体表态:无锡是今年最早前来对接的城市。赞赏之意,蕴含其中。

实际上,早有多个城市在争抢阿斯麦。之所以落户无锡高新区,一则,阿斯麦是华虹、SK海力士光刻机的供应商,主要客户、物流均在无锡的阿斯麦,已将无锡定位为“战略点”。二则,近年来,无锡加大集成电路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进力度,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长大。目前,无锡已经形成一条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材料和支撑服务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这种优势显然给无锡大大加分。

无锡高新区的领导在签约之际也表示: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无锡高新区将成为全国首个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的高新区。

回到我们故事的开头,阿斯麦这个巨头的故事,其实除了把握好了战略性的机遇之外,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秘诀”:

光刻机需要最前沿的基础研究支撑,也是目前最顶级的一种精密机械,属于资金、技术和知识产权高度密集型产品。而阿斯麦成立时“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穷困状况,迫使其走上借助外部资源发展的开放式路径,开放式创新,让出利润,快速集成各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从而甩开竞争对手,赢得市场。

今日国产芯片板块大涨3.25%!其中芯源微12.7%领涨,华微电子、江苏雷利、圣邦股份等多股涨停,深康佳A、卓胜微等涨超8%;中微公司、闻泰科技等均涨逾6%。

到底这个协议有什么特异之处?

这要从这家荷兰阿斯麦公司说起。

总部位于荷兰的阿斯麦公司是全球芯片制造设备领导厂商,并且是芯片光刻技术的领导者。这家公司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不被狠狠折磨过的公司

都成不了伟大的公司

鉴于不少人可能并不知道这家公司的来历,我这里简单介绍下。

集成电路产业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集成电路里最重要的晶体管,是通过光刻工艺在晶圆上做出来的,光刻工艺决定了半导体线路的线宽,同时也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和功耗。

光刻机是半导体行业的最关键设备,它决定了光刻工艺的水平。

若干年前,日本尼康是光刻机领域的王者,彼时的阿斯麦,还是跟在大佬飞利浦后面混的一个小弟,但飞利浦当时正和索尼主推更赚钱的CD,光刻机只是个大佬押注的小筹码,输了也就那么回事,无所谓。

据说,阿斯麦成立后地位类似童养媳,飞利浦没有拨付经费,甚至不提供办公室,31个员工就在飞利浦大厦外的简易木棚房办公。

如果历史在这个时候没有提供转机,阿斯麦也许就从此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也许他们还会赚钱,但永远和“伟大”无缘了。

这时出现了一个神奇的华人,他的名字叫林本坚。(刘纯)

关键词: ​中国无锡高新区光刻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