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俄罗斯自己的网络与全球互联网断开测试 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2020-06-16 14:42:12    来源:扩展迷

该测试旨在确保俄罗斯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RuNet(俄罗斯内部网络)能够在不接入全球DNS系统和外部互联网的情况下,都能不间断正常运行,甚至在遭遇外部“断网”时也不会受到影响。

该测试持续了数天,参与方包括俄政府机构、当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公司。

12月23日,俄政府宣布成功完成了将RuNet与全球互联网断开的测试。

俄政府还称,测试期间普通用户感觉不到任何变化。

俄罗斯通信部副部长阿列克谢·索科洛夫说:“测试的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当局和电信运营商已经准备好有效应对风险和威胁。”

他表示,测试的结果将提交给总统普京,并且测试将在未来继续进行。

什么是RuNet?

RuNet是俄罗斯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名称,即俄罗斯内部网络,中文简称“俄网”。

2019年5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有关保障本国互联网稳定运行的《互联网主权法》。

该法案的核心是,要求所有本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通过由俄罗斯监管机构Roskomnadzor的特殊服务器,来管理路由流量。

互联网流量在俄内部进行了重新路由,实际上使RuNet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局域网。

通俗来讲,就是在俄罗斯这一国土领域范围内设置了自己的Intranet。

同时,该法案还赋予俄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不加任何解释就可以随意将该国与互联网其他部分断开的权力。

RuNet的诞生,意味着俄罗斯公民,企业和组织之间的在线数据传输将能够只在俄罗斯国内执行,而不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当然,法案一出,引起全球哗然,社会评价褒贬不一。

不少人甚至走上街头抗议,并称此为“普京网”。

为什么要“断网”?

随着俄美关系的恶化,争夺独立的互联网主权早就成为俄罗斯的重要议程之一。

多年以来,俄罗斯就在为夺取互联网主权而进行技术及法律等各方面的准备。

2014年,普京就在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时讨论过“断网”问题。

不过“断网”并不意味着无法上网——它只是切断与世界互联网的联通,但自身网络还是可以正常运行。

今年5月签署的《互联网主权法》起草者声称,这是对美国在2018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将俄罗斯定义为“对手”所采取的战略反击。

今年11月1日,俄罗斯《互联网主权法》正式生效。

媒体报道称,RuNet系统预计将于2021年全面投入使用。

这也意味俄罗斯当局将拥有使整个国家脱离全球互联网的权力和能力。

外部评价

对于RuNet成功完成了“断网”测试,西方许多研究机构与媒体认为俄罗斯是打着防御美国“网络侵略”的幌子,而加强对本国网络内容的控制。

也有人权组织认为,俄罗斯的这个“自我封闭系统”侵犯了公民人权。

在知乎上,该问题也引起了热议。

网友@百通社称,“俄罗斯的做法,其实透露出了一个信号和趋势:网络主权这个概念,将会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其实,就目前公布的情况来说,俄罗斯进行这次“断网”测试,与“主动断网”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侧重于“面对攻击时的防御”。

综合各方报道来看,其测试重点是俄罗斯网络对DNS系统的依赖程度——假如俄罗斯突然丧失对国际互联网DNS系统的访问能力,是否还能支撑正常的互联网运转。

毕竟在世界上有13个DNS根服务器,中国一个都没有,俄罗斯也没有。

至少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防患于未然,还是有必要的。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为减少对外国信息技术的依赖下足了功夫。

2010年,俄罗斯开始着手创建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目的是让政府不再使用微软产品。

2014年,俄罗斯建立了域名系统(DNS)的本地备份,该系统成为RuNet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12月,普京又签署了一项法律,从2020年7月开始禁止销售没有预装俄政府规定软件的智能手机和计算机。

此外,俄罗斯还计划在2025年至2030年之前,让所有政府机构和战略性公司的电脑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取代微软和苹果的软件。

同时,俄罗斯也正在建立自己的在线百科全书,以取代维基百科。

话说回来,如果有一天,美国真的切断其主控的根域名服务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关键词: 俄罗斯自己的网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