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京东港股股价238港元 加注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

2020-06-28 08:54:5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6月18日,京东集团-SW(09618.HK)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二次上市发行价为226元/股。

京东开盘价一度上涨5.75%至239港元,最终开盘价为238港元,市值亦刷新7385亿港元新高。

2014年,京东赴美上市。

6年后,京东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那么,接下来京东要做些什么?其战略重点和方向是怎样的呢?

时隔六年,京东归来。

6月18日,京东集团-SW(09618.HK)

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二次上市发行价为226元/股。经历了盘前竞价上涨7%,京东开盘价一度上涨5.75%至239港元,最终开盘价为238港元,市值亦刷新7385亿港元新高,市场看多表现强烈。

据悉,来自京东员工和客户的6名代表与京东零售CEO徐雷共同敲锣:

坚守抗疫最前线并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城配青年车队队长张谨;

疫情最严重期间坚持给武汉金银潭医院送货的快递员李华斌;

疫情以来接诊3万人次的京东健康全职医生肖幸幸;

受益于京东平台优势实现逆势增长,并热心公益捐赠的京东平台商家王珂;

在京喜“出口转内销”扶持政策下摆脱疫情影响的京喜产业带商家陈卓越;

和京东紧密合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村支书顾路红。

截至发稿,京东股价上涨3.36%,报233.6港元,市值达到7219亿港元。

京东的回归引发投资者强烈反响。

招股结果显示,京东在港共发售1.33亿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39.6万人认购,录得约178.9倍超额认购,分配后公开发售股份增加至1596万股。国际配售方面亦获得11.35倍的超额认购。

据京东公告,每股定价226港元,发行价上限定为236港元。若按照226港元的发售价计算,京东此次上市将获得约297.71亿港元资金。

京东二次上市,无疑是为了助阵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事实上,赴美上市的6年间,京东已经从一家电商企业逐步发展为零售、物流、数科三驾马车齐驱,并孵化出健康、保险、工业品等一大批独角兽的技术服务企业。

那么,6年后在港交所上市,京东的战略重点和方向是什么?

京东方面表示,资金拟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可应用于关键业务运营,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

“我相信未来5年,我们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长会远远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成为我们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刘强东此前曾表示。

当然,京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次上市,对于京东而言已经不止是做大规模,而是瞄准了更大的行业和社会责任,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这是自2014年上市之后,京东对自身定位及使命不断思索得出的结论。它也宣告着京东未来的晋升路径。

六年成长

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彼时,以19美元的发行价计算,京东的市值仅为260亿美元。

如今,六年时间,2200多天内,京东已经获得蜕变。

截至6月18日,京东股价为62.01美元,市值达958亿美元,相较曾经扩大3.6倍。今年年初以来,京东在美股的市值涨幅已超过70%。

数字的翻倍增长不仅止于市值。

从其他财务指标来看,彼时的京东与当下不可同日而语。

2013年,京东全年净收入693亿元,Non-GAAP净利润2.24亿元,自由现金流23.47亿元人民币。彼时,京东拥有员工32953名,年度活跃用户数4740万。截至2014年2月28日,京东在全国34个城市运营82个仓库,仓储总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如今,京东全年净收入扩大8.3倍至5769亿元,Non-GAAP净利润更是扩大了48倍至107.5亿元,自由现金流扩大8.3倍至194.53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扩大8.2倍至3.87亿,员工人数扩大6.7倍至22万名,仓储面积扩大13倍,总面积约1690万平方米。

同时,2019年京东迎来上市来的首次全面盈利。2017年及2018年,京东持续业务经营净亏损1900万元和28.01亿元,2019年则实现持续业务实现经营净利润118.9亿元。

翻看京东2014年赴美上市的招股书可以看到,京东募集资金的多个业务方向都得到了巨大发展,包括吸引新客户和培养客户忠诚度,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建设等。6年来,募集资金帮助京东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平台的同时,也培育出物流、数科、健康、保险、工业品多个领域的超级独角兽,不断缔造“十倍”数字奇迹。

京东过去在各领域的大力投入,也点亮了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

京东2020年Q1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经营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倍。日用百货商品销售净收入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一季度新增2500多万活跃购买用户,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6%。

而如今,京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事实上,京东在疫情中的出色表现,离不开一体化模式的支撑,而一体化模式的关键在于供应链,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则与背后的技术支撑密不可分。

技术为本

就在半个月前,京东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内部公开信中提到,京东要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同时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将物流、供应链和技术能力带到全世界,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

刘强东还提及,京东的使命也升级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这升级了过往京东的定位,即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从京东如今的使命可知,技术不仅仅是我们未来的持续竞争力,它也成为我们对外服务的支持,”在谈及京东的未来战略时,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表示,“同时,我们不仅在过去提升了零售效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同样的产业重组逻辑来提升其他垂直行业。所以在整个使命里,我们会有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关键词。”

如今,京东对技术和供应链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供应链上也积累了相当的实力。“京东是技术驱动公司,把技术变成竞争优势。”廖建文介绍说,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京东自营业务拥有500万个SKU,相较之下沃尔玛大约拥有14万个SKU。

“京东能够触达近4亿用户,几十万品牌商,全国网上布局700多个仓,并且要把库存控制在30天,能做到一天到货,这种计算能力是难以想象的。”

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研发是京东此次募集资金的用途。由此,技术本身也变成了京东对外服务的支持。

甚至,在京东深耕零售供应链的同时,基于产业互联网的逻辑,也涉及到保险、医疗、大健康等其他垂直行业。京东逐步从一家电商平台发展为零售、物流、技术为核心以及众多创新业务为支撑的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京东构筑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是逐步走向组件化、产品化、平台化、生态化,带领着京东突破零售业的边界,延伸向更多的产业。

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技术服务收入已经占京东收入的12.3%。

“我们对供应链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叫零售的概念,还包括商品供应链、服务供应链”

京东廖建文告诉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在产业互联网方面,我们希望基于零售沉淀下来的数据资源和技术资源,令相关产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供应链服务创新

尽管今天才是正式二次上市,但京东在供应链服务创新方面的尝试早已开始。

比如直播电商方面的取长补短,这也是京东与直播平台快手联姻的原因。

5月27日,京东零售与快手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快手小店的供应链能力打造、品牌营销和数据能力共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短视频直播电商新生态。

根据协议,双方将进行供应链方面的深入合作。京东零售将优势品类商品提供给快手小店,双方共建优质商品池,由快手主播选品销售。快手用户将可以在快手小店直接购买京东自营商品,并能享受京东优质的配送、售后等服务。

“快手里面的直播用户要挑什么货就挑,京东提供供应链履约服务,打造成开放式货架模式去赋能。”廖建文这样理解京东与快手之间的合作。

联姻的成绩也是显著的。

6月16日京东零售与快手联合推出品质购物专场,其销售数据显示单日直播带货销售额达14.2亿元,其中张雨绮的直播带货首秀单场观看人次就达2500万,带货达2.23亿元。

而就在与快手牵手的第二天,京东斥资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彼此多年沉淀的线上线下优势,实现更高效的协同和商品供应链的整合互补,并将在物流配送安装服务上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合作开展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业务等。

事实上,京东与国美的合作并非孤例,而是供应链创新系列动作中的一环。

“去年我们投资了五星电器,之后我们投资了迪信通,今天又投资了国美,这一系列东西代表我们正在从线上走向线下,同时我们关注这些下沉市场,另外也代表京东关注未来线上线下供应链的协同及未来C2M的协同。”廖建文解读道。

在廖建文看来,对于电商零售而言,线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不过京东也在对传统的线上与线下做出改造。“在京东内部,我们已经在做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打通,用我们线上数字化能力、京东到家的能力,与线下门店进行协同。”

一个典型的案例便是沃尔玛。2016年,京东与沃尔玛达成深度合作,如今沃尔玛中国的大部分销售增量来自于京东到家平台。“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能够实现线上下单、线下履约,”廖建文解释称,如今消费者购买一箱饮用水,无需再从京东中心仓发货,直接可从家门口的沃尔玛周转配送。

“我们未来会变成全渠道的开放平台,连接线下门店,用我们的技术体系对接门店的库存及用户的需求,这个空间的想象力会比我去线下真正构建实体,再去进行用户零售来得更加直接。”廖建文指出。

京东主场618

京东二次上市恰逢618大促当日,同时作为新冠疫情之后的首个行业大促,京东今年的618无疑备受关注。

今年618,京东打出“超级百亿补贴、千亿优惠和百亿消费券”牌。

截至6月1日下午14:00 ,京东618成交额同比增长74%,截至6月1日下午14点50分,包括京东平台订单和开放业务订单在内,京东物流出库量已超去年全天。

消费狂潮还在继续,它也宣告着中国的消费信心。

京东港交所上市仪式上,京东第一次对外展示了今年618数据大屏,从2020年6月1日0点到6月18日9:47,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284.88亿元,远远超过了去年618大促18天2015亿元的纪录。

此外,截至18日凌晨发布的京东618消费数据显示,18日开场前10分钟,京东超市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500%,超2000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100%。京东618期间(1日到17日),已经有超过3000个单品累计成交额破百万。

这一成绩也宣告了京东当之无愧的主场优势。尽管如今“618”已不再是京东专属,当几乎所有线上线下的大大小小商家都在打出这个招牌,“618”由此也完成了从“企业店庆日”到“全民购物节”的“华丽转身”,但京东的声量与成绩无疑是最高也最优秀的。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年618期间3-6线城市的年轻用户增长最为迅猛,高线城市则体现在中老年用户大幅增长,其中线上生鲜消费的拉动最为明显。同时,网络直播成为此次京东“618”的重头戏。发轫于中国的“直播带货”热潮,在5G+AI的支持下,正在改变货物的销售规则。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依然离不开京东所具有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它们也在今年618再一次发挥出巨大的乘数效应。

据了解,除了联合众多品牌商家带来千亿优惠的巨幅让利,京东“618”还预计将售出超过2亿件新品,此外,京东还联合多地政府以消费券的形式带来消费红包。品牌商家也将为京东用户投入近1000条专属生产线,涉及家电、生鲜、运动等多种品类。从整个电商行业而言,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无出其右。

而物流能力更是京东的强项,在疫情大考中表现出色的京东物流,此次“618”则将进一步发挥智能物流“新基建”效能,在保障“城市群半日达”的同时,全面升级千县万镇及农村送达时效,88%行政区县可实现24小时达。

京东上市并非终点,618的故事还在继续。无论是上市表现或是大促成绩,均值得进一步期待。( 杨清清)

关键词: 京东港股股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