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金融系统已让利约1.25万亿元 货币政策会否调整?

2020-11-10 10:25:49    来源:广州日报

货币政策会否调整?P2P压降数量多少?减费让利成果如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就相关问题进行通报及回答记者提问。

政策调整要准确评估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称,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坚持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的方向,以制度和政策的确定性应对高度的不确定性。

在政策确定性方面,刘国强表示,货币政策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要有一定的数量,当然不能太多,不能溢出来。另外,资金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要有确定性的预期。还有资金要去实体经济,不要去玩“钱生钱”的游戏。这三个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性效果较好。

“特殊时期的政策不能长期化,退出是迟早的,也是必须的,但是退出的时机和方式需要进行认真评估,主要是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刘国强表示,金融还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济状况决定金融的政策应该如何适应。

刘国强表示,从实体经济的三大需求、供给、金融角度判断,经济都是比较强劲的,动力比较足。面对这种情况,也要考虑下一步的政策,总体上当然继续保持松紧适度,当然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仓促、不能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要把实体经济服务好。另外也不能出现“政策悬崖”,政策突然中断可能很多方面适应不了。所以调整政策要评估和考虑这些因素。

实际运营P2P机构只剩3家

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表示,截至目前,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一些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降低影子银行风险从根本上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经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压降到目前的3家。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8个月下降。

刘福寿表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趋于收敛,整体可控。但受内外部各方面因素影响,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必须充分重视、冷静研判。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前瞻应对不良资产的反弹,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足额计提拨备,加快处置速度。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防止新增不良快速上升。另外,有序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化解,拓宽风险处置和资本补充的资金来源,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监管的穿透性、统一性和权威性。

“一方面支持金融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创新,同时坚持创新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为实体经济作贡献。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的监管范围。”刘福寿表示。

金融系统已让利约1.25万亿元

刘国强介绍称,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为实体经济让利约6250亿元,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这两个直达工具让利大约2750亿元,这两个渠道加起来共让利9000亿元。

再加上通过减免服务费用、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措施,金融系统合计向实体经济让利大约1.25万亿元,预计全年可以实现1.5万亿元的让利目标。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前三季度,21家全国性银行服务收费减费让利1873亿元,银行业整体减费让利约2743亿元,预计银行业今年全年可实现减费让利3600亿元左右。

据介绍,目前,银保监会正在开展新一轮的清理银行乱收费专项行动,通过组织银行自查和开展监管检查,坚决遏制并及时整改清退各种形式的乱收费,对查出的违法违规案例将继续通报。(林晓丽)

关键词: 金融系统 货币政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