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大幅下跌 意味着缺舱缺箱问题有所缓解?

2021-02-23 08:29:39    来源:国际商报

春节临近,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近期连连大幅下跌。尽管2月5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上涨6点至1333点,上涨0.5%,但该指数上周(2月1日-5日)已下跌约8.2%。

2月5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是2021年开年以来的最低点,仅高于去年12月21日的1323点,是近七周来的低点。自1月21日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已经走出“九连跌”的行情,如此长时间连续下跌的行情只在2020年10月出现过。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全球经济在回暖,运力紧张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带动了相关航运指数小幅回落。”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此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下跌不是局部性的,即某一类船型指数下跌所造成,包括海岬型、巴拿马型、超灵便型等船舶的运价指数都在下降。

数据显示,2月5日,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CI)下跌13点至1527点,下降0.8%,为2020年12月14日以来最低水平。该指数已连续12个交易日下跌。2月1日-5日下跌19.2%,为连续第二周下跌,日均获利下跌110美元至12662美元。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变化指数从2020年5月14日393的低点持续上升,中间虽有“W”形波动,但到2020年10月份已经飙升至2097的高点,这是2019年9月以来的高点。随后,该指数持续下滑,至去年12月8日下滑至1121,为一年来最低点。

“这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连续下跌,并不是全球贸易走势下行的一个预兆,而是全球经济回暖的一个好兆头。”赵萍认为,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持续下降,说明在防控措施升级以及疫苗推广等多因素作用下,全球疫情防控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经济秩序有所恢复,物流运输的瓶颈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有利于全年外贸持续向好。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变化是否意味着缺舱缺箱问题有所缓解?

赵萍对此表示肯定,她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持续下降表明经济秩序有所恢复,全球集装箱的准班率也有所回升,航运供给在增加,企业长时间缺箱缺柜的现象正在出现好转。随着运力持续恢复,向好的预期不断增强,运价有望高位回落,后期会逐步传导给外贸企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运费上涨与海外疫情防控、中国外贸持续复苏及市场预期、班轮公司哄抬价格有关。政府“有形的手”加上运价指数下降对稳定市场预期有着重要作用,“两只手”发力有利于航运秩序尽快恢复如常。

上海航运交易所2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中国沿海(散货)运价先涨后跌,全月指数报1287.06点,环比下降1.3%。该交易所分析,春节临近,国内疫情防控力度加大,工厂陆续停工,“春节效应”开始显现,使得运价短时间内大幅下跌。

赵萍认为,此前运价上涨除了疫情因素之外,也与国外船公司趁势涨价有关。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下降意味着国际运力恢复,国外船公司趁势抬价的空间在压缩。她建议,一是加强对收费的公示,有关部门要对相关收费进行督查和监管。目前,班轮公司一般会收取燃油附加费、港口拥挤附加费、晚单费、晚报费等费用;二是港口要加强对船只的管理,不断提升集装箱准班率,有效降低国际运费成本。

关键词: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