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2021年开年港股市场很是热闹 新经济公司成赴港IPO潮主力

2021-02-26 08:52:06    来源:中国商报

2021年开年以来,港股市场很是热闹。近期,京东物流、奈雪的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短视频平台快手已在2月5日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对此,业界分析,香港独特的金融地位,无论是对于A股还是美股,都有其不可替代性。一方面,香港高度国际化、市场化的成熟资本市场,在融资快捷性等方面可与内地资本市场形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代表的互联互通机制,使得香港成为连接内地资本与海外资本的桥梁。

刚刚过去的2020年,港股IPO市场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京东集团、网易的二次上市,京东健康、泡泡玛特、农夫山泉等企业IPO的火爆场面令人印象深刻。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10日,香港市场2020年的IPO募资总额达到468.8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二。

2021年,香港新股市场仍将很热闹。近期多家企业已赴港上市或计划在年内上市,包括快手、京东物流、奈雪的茶等。业界分析,无论是国内新经济企业上市,或是中概股回港第二次上市,都将给港股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标的及活力。

具体来看,近日,京东物流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这意味着京东集团资本版图将再添一子。根据京东集团公告,拟通过以京东物流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京东物流,但分拆计划细节尚未敲定,包括全球发行的规模和结构。完成拟议的分拆后,京东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物流50%以上的股份。

业内人士表示,京东物流估值可能达400亿美元。目前几大快递公司,除龙头老大顺丰控股市值超5000亿元之外,其余四家市值均在500亿元以下,京东物流预期中的400亿美元市值将稳坐第二把交椅。

无独有偶,2月11日晚农历除夕夜,奈雪的茶正式启动在香港上市计划。作为新茶饮领域的头部公司之一,其估值已达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从门店规模、品牌度等方面来看,仅次于喜茶处于行业第二的位置。

公开资料显示,奈雪的茶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深圳。最早主打“茶+软欧包”,以20-35岁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截至2020年9月底,拥有422家门店,覆盖内地61个城市。其中,一线城市门店155家、新一线城市门店148家、二线城市门店98家,另在中国香港还有一家店。

过去一年,疫情对线下门店的强烈冲击肉眼可见。但也并非全是坏事,疫情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线下零售数字化进程。以奈雪的茶为例,根据招股书,其2020年前三季度,通过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奈雪点单App及第三方线上外卖平台产生的外卖订单收益,占期内奈雪的茶门店总收益的33.3%,这一数字较2019年同期实现翻倍;注册会员数也从2019年底的930万人,大幅增长至最新的近3000万人。

此外,辣条一哥卫龙食品也计划2021年在香港IPO,募资10亿美元。据预测,卫龙食品作为辣条行业的龙头企业,受资本的青睐程度会很高。目前该行业规模约500亿元,卫龙食品的市场份额约占1/10。短视频平台快手已在2月5日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开盘后股价大幅高开193%,市值突破万亿港元。

“资金充裕是很多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富途证券投研分析师Kim认为,2021年第一个月,从港股通中南向净流入港股的资金达到3100多亿元,已经达到去年全年流入总金额的一半。此外,香港市场相比于内地具备资金监管更宽松、融资便捷、投资者更为国际化的优势。

关注1

低估值是资金青睐基础

今年以来,港股走势表现强劲,以龙头科技企业来说,腾讯股价最高达到767.5港元/股,美团股价也突破400港元/股,市值双双创新高。就新股来说,表现同样毫不逊色。开年第一大热门——快手科技超额认购1200倍,认购500手才能稳中一手,富途暗盘最高涨幅266%,火爆程度无需多言。

宏观层面的数据同样亮眼。今年1月,港股通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超过3000亿港元,单日净流入多次突破200亿港元,恒生指数月内最高涨幅达到10%。

业内人士表示,港股一直以来就被称为价值洼地,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的市盈率与其他主要资本市场相比,长期处于低位。尤其是跟A股相比,差距非常明显。以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例,这个指数主要追踪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的股票,A股相对于H股的平均溢价。指数水平越高,则A股相对越贵,港股相对越便宜。

去年下半年开始,AH股溢价指数持续走高,到10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一家公司,A股平均比H股贵接近一半。此外,2020年12月底以来A股蓝筹泡沫愈演愈烈,据国君策略团队报告显示,市场中估值与盈利增速的背离正迅速拉大,二八分化愈发明显。

相比之下,港股的资产“物美价廉”,对内地资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从资金流入走势可以看出,南向资金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流入量逐渐加大,并在今年1月19日达到历史高峰,单日净流入265.9亿元。大量涌入的资金不断推高港股的市值。

值得关注的是,中概股回归使得港股“姿色”大增。从标的属性上来看,港股市场上金融和地产所占的比重较高,二者总市值占到了恒生指数样本股总市值的一半以上。这直接抑制了港股的估值,而优质中概股的回归则搅动了这一池春水,打破了昔日形成的平静。

2019年以来,阿里巴巴率先回归港股,网易、京东、新东方也在去年登陆港交所,B站、百度、携程等公司目前正在寻求赴港二次上市。相比之下,这些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成长性更强,也能获得更高的估值水平,而港股对于新经济领域的成长性标的也从来不吝啬于估值。腾讯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目前其PE(TTM)市场给到52倍左右。国内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回归港交所,不仅吸引了资金的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港股的估值中枢。这成为港股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港交所于2018年修改上市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未盈利生物医疗企业赴港上市,以及为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提供便利条件后,港交所IPO开始焕发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内地新经济企业选择赴港上市。去年共有22家生物医药公司赴港上市,其中康方生物、沛嘉医疗等均在富途录得超百亿认购。

关注2

结构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过去港股主要以金融、地产等传统企业为主,伴随着新经济企业的前赴后继,香港资本市场的结构已开始发生转变。

曾经南下资金主要增持的是像中国移动、建设银行等相较于A股明显打折的传统大型企业。去年开始,南下资金重仓股中,除了腾讯这个港股老大,美团、小米等A股稀缺的科技企业也开始受到热捧。

上市公司的质量越来越好,促进更多优质、长线资金流入;优质资金的流入,反过来让优秀的公司股价凸显、价值被认可,这种互相促进,对港股来说,形成了非常有益的正循环。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香港的新上市公司交投活跃,以及受南向交易的强劲表现所推动,成交额攀升。内地股票(包括H股、红筹股、民营企业)仍是交投最活跃的股票。2020年内地股票占市场总成交额的68%(2019年为58%),而恒指(内地股除外)所占份额则约为9%(2019年为11%)。

香港证监会表示,内地新经济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为其他类似公司来港上市造就有利条件。公司在香港上市除了让国际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外,亦允许内地投资者借由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南向交易进行投资。这是香港在吸引内地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此外,行情火爆,投资者认购也会更加积极,股价首日更大概率高开高走,这就为未来的走势做了奠基,对公司上市后的流动性,以及后续再融资都会有非常大的好处。

思摩尔首日涨幅150%,截至2020年底,累计涨幅374.19%;明源云首日涨幅86.06%,截至2020年底,累计涨幅181.52%。这些优秀公司,给后来者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业界分析,香港独特的金融地位,无论是对于A股还是美股,都有其不可替代性。一方面,香港高度国际化、市场化的成熟资本市场,在融资快捷性等方面可与内地资本市场形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代表的互联互通机制,使得香港成为连接内地资本与海外资本的桥梁。虽然目前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仍以外资为主,但内地资金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这也会使得以内地公司为主的香港资本市场的估值更加合理。

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港股市场引起资本的关注是一种大概率事件,其最终爆发则是多重因素共振下的结果。(依琰)

延伸〉〉〉

在“热度”中找到市场平衡点

对于计划在2021年上市的新经济公司来说,香港的这种“热度”是企业选择上市地时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因素。

众所周知,上市时机的选择,对公司日后股价走势有非常大的影响。业内人士称,如果企业上市时处于市场狂热阶段,那公司估值就很有可能比预期高出许多,估值高了,稀释相同股比,拿到的钱也就会更多。

香港上市新规实施两年半以来,有逾110家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包括逾20家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和10家第二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约5000亿元,占同期香港新股市场融资额一半以上,香港更成为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开办6年以来,交易规模续增,香港已成为境外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的重要节点和内地投资者投资境外的首选目的地。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持续攀升,由2014年底的131亿元增至目前的1.9万亿元,占港股总市值的4.2%。

分析人士预计,将有更多的内地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这也反映了企业的长期、战略性、商业化考虑,以及希望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高关注度、估值水平和交易量。特别是与当地投资者相比,内地投资者活跃度和换手率更高,推高港股市场尤其是新经济股的交投。同时,由于更多的新经济公司有望在港上市,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对港股的兴趣,以及港股科技类核心优质资产的估值水平上升,也将进一步形成更多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集资的良性循环。

假设在未来5年内,内地居民的逾9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总额中,有1%用于增持港股,港股有望在未来5年内每年录得1500亿至2500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港股通、基金互认等方式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有望达到港股市场市值总额的15%以上,内地投资者交易额有望占港股现货市场成交额的25%以上。

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李耀柱认为,内地新经济公司未来在港股的市值占比会快速提升。部分投资内地新经济的资金会被吸引到香港市场。原来这些资金囤积在美股,未来它们会回流到港股。未来香港市场的资金会变多,交易会更活跃,有可能香港市场会被打造成“中国的纳斯达克”。

基于增长潜力、有利的汇率走势、全球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等因素,业界认为,全球资本市场中长期依然看好中国股票。而资本市场结构性改革不断加速,有助于重塑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投资格局,增强市场活力和投资者信心,提高市场吸引力。

关键词: 赴港IPO潮 港股市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