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裁员就裁员,实在点

2022-02-28 23:02:55    来源:程序员客栈

裁员和优化,你知道有什么区别吗?

前两天爆出新浪微博裁员的消息,为此,官方进行了一次回复,看完我笑了。

新浪公关的原话:「不存在裁员一说,公司为加强优势领域和业务聚焦,调整部分组织,优先为涉及的员工进行调岗安置,无适合岗位的情况下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你看,用词多么的谨慎和圆滑。绕了半天,就是不承认自己裁员。

百度最近也在进行人员精简,官方回复同样很公关:「百度并没有进行裁员,正如其他大厂,我们在年后会进行员工的绩效优化」。

那么,裁员和人员优化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些大厂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在裁员?

首先,裁员是公司因为某些原因单方面主动跟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会涉及到离职赔偿,比如 N+1。

其次,人员优化通常会跟考核挂钩,考核不达标的实行末位淘汰。这种情况下,是员工没有达到公司要求,不涉及赔偿。

所以,很多公司会用人员优化来掩盖裁员进行骚操作。

说白了,就是变相裁员。

绩效是领导打的,如果领导领了组织优化 KPI,不得把这个指标落实下去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履行人员优化职责。

情况好的时候大家一起喝汤,情况不好的时候就动用这个写在合同里的权力。

你们可以去看一下自己和公司签的劳动合同,基本上都会涉及到公司权力和你的义务。其中有一条,一定是关于公司在你绩效不达标时行使的权力。

聚焦优势业务、调整组织架构、调岗安置。说白了,就是原有业务不赚钱,人多了,要调整。

再说一个骚操作,先调岗后裁员。

之前,我一个朋友公司的做法就很奇葩。先解散业务,再进行人员调岗,调岗后没啥事可干,新领导还特别鸡婆,很多人受不了就提了离职。

你看,公司一分钱赔偿不用给,这些人全部自动离职。

还有一种专门针对管理人员的离职的手法,就是架空你的权力,让你变成一个闲人。

同时,让你看不到晋升发展的机会,让你觉得自己就是在虚度光阴。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管理者都会受不了而提出离职。此时,公司不用赔付。

据说某大厂在去年底用了这么一招逼员工主动离职,你们品品。

第一步,明确告知现在公司有裁员动作,部门有指标,主动离职的可以拿到 N 的补偿。

第二步,去年底先发 0.5 个月奖金,剩下的年终奖延迟到今年 3 月份发,通常是 3 到 4 个月工资。

第三步,对于那些没有主动离职的,到 3 月份绩效评定时打低分,员工拿不到年终奖,裁员 KPI 也能完成。

你看,是不是满满的套路。

有些人会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和公司对着干,干赢了能多拿些赔偿,公司也不在乎,按闹分配。

但不管干赢干输,作为普通打工人肯定是失去了再和这家公司合作的机会,二进宫是不太可能的。

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谁能确保公司一直向上发展。

但是,如果因为业务发展不顺要裁员,就大大方方裁,该赔偿的就赔偿,凡事皆可商量。

一方面不愿意承认,一方面又不想赔偿,不仅搞坏了口碑,也伤了感情。

裁员就裁员,实在点。买卖不成仁义在,过河拆桥就有点那啥了。

不过,或许家大业大的人家根本不在乎。铁打的老板,流水的员工,走了一茬还会来一茬。

这里还是要给我的读者提醒几句,避免踩坑。

对于无故收到低绩效打分的,一定要收集各种客观事实去证明自己的工作表现。

谁主张谁举证,如果给你打分的人认为你表现不好,那么请他拿出事实依据,不要谈感觉。

对于收到明确离职通知的,按照相关规定争取自己应得的补偿,如果公司用各种方式威胁,直接走仲裁。

最后,在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别只盯着工资数字看,也看看后面的权利义务条款,或许坑就在里面。

打工人不易,关键时刻学会保护自己的合理权益。

祝你们今年都能升职加薪!

PS:我的另一个公众号「二叉叨」建议你们关注下,有些什么内部消息或者事情我会先在那说。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关于乌克兰,最近几天我们看到了战争。同时,它也被称为美女王国。而他们的总统,是个喜剧演员。

今天,与71923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推荐阅读1 年不到,他从小白到产品负责人的故事28 岁退休,28 岁猝死

关键词: 有什么区别 劳动关系 公司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