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一个新进程的诞生(四)从一次定时器滴答来看进程调度

2022-03-01 20:09:19    来源:程序员客栈

本系列作为你管这破玩意叫操作系统源码的第三大部分,讲述了操作系统第一个进程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这一部分你将看到内核态与用户态的转换、进程调度的上帝视角、系统调用的全链路、fork 函数的深度剖析。

不要听到这些陌生的名词就害怕,跟着我一点一点了解他们的全貌,你会发现,这些概念竟然如此活灵活现,如此顺其自然且合理地出现在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中。

本篇章作为一个全新的篇章,需要前置篇章的知识体系支撑。

第一部分 进入内核前的苦力活

第二部分 大战前期的初始化工作

当然,没读过的也问题不大,我都会在文章里做说明,如果你觉得有困惑,就去我告诉你的相应章节回顾就好了,放宽心。

------- 第三部分目录-------

(一)先整体看一下(二)从内核态到用户态(三)如果让你来设计进程调度

------- 正文开始-------

书接上回,上回书咱们说到,我们完全由自己从零到有设计出了进程调度的大体流程,以及它需要的数据结构。

structtask_struct{longstate;longcounter;longpriority;...structtss_structtss;}

这一讲,我们从一次定时器滴答出发,看看一次 Linux 0.11 的进程调度的全过程。

Let"s Go!

还记得我们在第18回 | 大名鼎鼎的进程调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sched_init 的时候,开启了定时器吧?这个定时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 CPU 发起一个中断信号。

这个间隔时间被设置为 10 ms,也就是 100 Hz。

schedule.c#defineHZ100

发起的中断叫时钟中断,其中断向量号被设置为了 0x20。

还记得我们在 sched_init 里设置的时钟中断和对应的中断处理函数吧?

schedule.cset_intr_gate(0x20,&timer_interrupt);

这样,当时钟中断,也就是 0x20 号中断来临时,CPU 会查找中断向量表中 0x20 处的函数地址,即中断处理函数,并跳转过去执行。

这个中断处理函数就是 timer_interrupt,是用汇编语言写的。

system_call.s_timer_interrupt:...//增加系统滴答数incl_jiffies...//调用函数do_timercall_do_timer...

这个函数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将系统滴答数这个变量 jiffies 加一,一个是调用了另一个函数 do_timer。

sched.cvoiddo_timer(longcpl){...//当前线程还有剩余时间片,直接返回if((--current->counter)>0)return;//若没有剩余时间片,调度schedule();}

do_timer 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上面这段代码,非常简单。

首先将当先进程的时间片 -1,然后判断:

如果时间片仍然大于零,则什么都不做直接返回。

如果时间片已经为零,则调用 schedule(),很明显,这就是进行进程调度的主干。

voidschedule(void){inti,next,c;structtask_struct**p;...while(1){c=-1;next=0;i=NR_TASKS;p=&task[NR_TASKS];while(--i){if(!*--p)continue;if((*p)->state==TASK_RUNNING&&(*p)->counter>c)c=(*p)->counter,next=i;}if(c)break;for(p=&LAST_TASK;p>&FIRST_TASK;--p)if(*p)(*p)->counter=((*p)->counter>>1)+(*p)->priority;}switch_to(next);}

别看这么一大坨,我做个不严谨的简化,你就明白了

voidschedule(void){intnext=get_max_counter_and_runnable_thread();refresh_all_thread_counter();switch_to(next);}

看到没,就剩这么点了。

很简答,这个函数就做了三件事:

1. 拿到剩余时间片(counter的值)最大且在 runnable 状态(state = 0)的进程号 next。

2. 如果所有 runnable 进程时间片都为 0,则将所有进程(注意不仅仅是 runnable 的进程)的 counter 重新赋值(counter = counter/2 + priority),然后再次执行步骤 1。

3. 最后拿到了一个进程号 next,调用了 switch_to(next) 这个方法,就切换到了这个进程去执行了。

看 switch_to 方法,是用内联汇编语句写的。

sched.h#defineswitch_to(n){\struct{longa,b;}__tmp;\__asm__("cmpl%%ecx,_current\n\t"\"je1f\n\t"\"movw%%dx,%1\n\t"\"xchgl%%ecx,_current\n\t"\"ljmp%0\n\t"\"cmpl%%ecx,_last_task_used_math\n\t"\"jne1f\n\t"\"clts\n"\"1:"\::"m"(*&__tmp.a),"m"(*&__tmp.b),\"d"(_TSS(n)),"c"((long)task[n]));\}

这段话就是进程切换的最最最最底层的代码了。

看不懂没关系,其实主要就干了一件事,就是 ljmp 到新进程的 tss 段处。

啥意思?

CPU 规定,如果 ljmp 指令后面跟的是一个 tss 段,那么,会由硬件将当前各个寄存器的值保存在当前进程的 tss 中,并将新进程的 tss 信息加载到各个寄存器。

上图来源于《Linux内核完全注释V5.0》

这个图在完全注释这本书里里画的非常清晰,我就不重复造轮子了。

简单说就是,保存当前进程上下文,恢复下一个进程的上下文,跳过去!

看,不知不觉,我们上一讲和本讲开头提到的那些进程数据结构的字段,就都用上了。

structtask_struct{longstate;longcounter;longpriority;...structtss_structtss;}

至此,我们梳理完了一个进程切换的整条链路,来回顾一下。

----- 流水账开始 -----

罪魁祸首的,就是那个每 10ms 触发一次的定时器滴答。

而这个滴答将会给 CPU 产生一个时钟中断信号。

而这个中断信号会使 CPU 查找中断向量表,找到操作系统写好的一个时钟中断处理函数 do_timer。

do_timer 会首先将当前进程的 counter 变量 -1,如果 counter 此时仍然大于 0,则就此结束。

但如果 counter = 0 了,就开始进行进程的调度。

进程调度就是找到所有处于 RUNNABLE 状态的进程,并找到一个 counter 值最大的进程,把它丢进 switch_to 函数的入参里。

switch_to 这个终极函数,会保存当前进程上下文,恢复要跳转到的这个进程的上下文,同时使得 CPU 跳转到这个进程的偏移地址处。

接着,这个进程就舒舒服服地运行了起来,等待着下一次时钟中断的来临。

----- 流水账结束-----

好了,这两回我们自己设计了一遍进程调度,又看了一次 Linux 0.11 的进程调度的全过程。有了这两回做铺垫,我们下一回就该非常自信地回到我们的主流程,开始看我们心心念念的 fork 函数!

voidmain(void){...move_to_user_mode();if(!fork()){init();}for(;;)pause();}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关于本系列的完整内容-------

本系列的开篇词看这

闪客新系列!你管这破玩意叫操作系统源码

本系列的扩展资料看这(也可点击阅读原文),这里有很多有趣的资料、答疑、互动参与项目,持续更新中,希望有你的参与。

https://github.com/sunym1993/flash-linux0.11-talk

本系列全局视角

最后,祝大家都能追更到系列结束,只要你敢持续追更,并且把每一回的内容搞懂,我就敢让你在系列结束后说一句,我对 Linux 0.11 很熟悉。

公众号更新系列文章不易,阅读量越来越低,希望大家多多传播,不方便的话点个小小的在看我也会很开心,我相信星火燎原的力量,谢谢大家咯。

另外,本系列完全免费,希望大家能多多传播给同样喜欢的人,同时给我的 GitHub 项目点个 star,就在阅读原文处,这些就足够让我坚持写下去了!我们下回见。

关键词: 进程调度 时钟中断 操作系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