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功举办"北科院科技周"科技传播跨界研讨会
黄琳主持研讨会
(曹三省线上讲解)
(李燕茜线上讲解)
(陈婷线上讲解)
(吴犀翎线上讲解)
10月23日,"北科院科技周"科技传播跨界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联合承办。同时也获得了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EPU)、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科学家在线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中心副主任黄琳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曹三省作为第一位主讲嘉宾,为大家带来 "深度媒体融合与全媒体格局下的科学传播"的主题汇报,讲座围绕当前深度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包括5G、AI、VR、区块链等在内的创新要素作了重点探讨,为科技传播实践中的融合媒体运用方式与路径提供重要参考。
第二位嘉宾是科学家在线联合创始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区域创新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燕茜,就"'大数据+科技传播'弥合技术与产业鸿沟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了两个创新观点:一是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语言转化与供需平衡;二是通过讲好科创项目与产业的故事,推动创新落地与市场价值的实现。
第三位主讲嘉是来自北京市理化测试中心科普研究室主任——陈婷。北京市理化测试中心拥有丰富的公共安全领域科普教育资源,在科技传播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同时每年科技周理化中心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传播活动。这次从推动科研院所科普基地发展的角度和大家共同探讨了后疫情时代科普基地的发展讨论,分享了"如何借助舆论关注热点、从科学的角度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的新思路。
最后一位嘉宾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院主治医师——吴犀翎,吴医生就"疫情下的中医与发展"为题,与大家探讨中医的发展与前景。这次疫情席卷全球,而中国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让国人在关注健康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了中医。
今后,北京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将站在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高度,审视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内涵挖潜,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价值拓展,一如既往发挥组织优势、汇聚多方优质资源,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为科技创新和科技传播比翼齐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交流中心 文/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阿宽开放透明车间,品控监督覆盖产品全...
2月18日下午,第一食品资讯前往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测试助力企业实现业务场景数字化改...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赋能下,万... -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态势报告》发布...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是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经济社会... -
精心调校面面俱到 HyperX火星2游戏机械键盘
态度决定一切,这不仅是专业厂商立足的根本,也是每一款产品可以收... -
北京冬奥会背后的黑科技:讯飞听见用A.I...
近期,全民关注的顶流无疑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前有惊艳世界的天... -
草本魔力是什么长肉鬼才?我家猫一个月...
拥有一只胖嘟嘟的软萌小猫咪,是每一位铲屎官的梦想。那么如何让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