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RISC-V MCU厂商,这家厂商为何能在市场占有率拔得头筹?
近期“开源”式RISC-V不断升温,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年6月,谷歌的新品发布会确认将RISC-V应用到了手机芯片,并且预判将成为长期趋势。11月初,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其首款基于RISC-V 内核的MCU芯片CM32M4xxR。业内越来越多的大体量客户选择RISC-V已趋于显著。据分析机构Semico Research发表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市场将总共消费624亿个RISC-V CPU内核,在包括计算机,消费者,通讯,运输和工业市场在内的细分市场 ,RISC-V CPU内核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高达146.2%。
而在RISC-V应用最广泛的MCU领域,许多国内知名MCU厂商也纷纷投入RISC-V赛道。例如兆易创新发布了其首款基于RISC-V的32位通用MCU GD32VF103,并宣布未来将坚持Arm和RISC-V两种架构并行;核芯互联凭借着“高性能模拟、自研RISC-V架构、芯片敏捷设计方法”三大护城河在业内崭露头角;爱普特微电子全线产品均基于RISC-V架构内核研发,其2021年发布的新品APT32F1023已累计出货超一亿颗;中微半导体的ANT32RV56xx也是集成RISC-V内核的32位MCU,该系列芯片集成模拟外设并简化设计;航顺电子针对AIoT已推出一款M3+RISC-V 双核MCU, 并会相继的推出RISC-V内核、M4+RISC-V多核以及M33+RISC-V多核异构的产品……
从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中爱普特MCU在RISC-V架构32位MCU领域目前是出货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作为一家自成立起就坚持“全国产”路线的芯片厂商,爱普特的成绩值得注目和探究。
据爱普特负责人介绍,他们能取得如此不斐的成绩,主要是在成立之初,他们就坚持全国产、全知识产权理念,自主研发了中国首套齐全的、完全自主产权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P库,并经过亿级芯片量产验证,从方案设计到芯片架构,真正实现了无需外购,自主可控。而且爱普特是平头哥在MCU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出的所有MCU产品都是基于RISC-V 内核,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包括SPEC都是走自己的路线,而非市场上很多厂家推出的完全兼容国际头部厂商的产品。
在32位MCU产品比较中,爱普特的产品一直以高性能及高可靠性领先市场,在近几年缺芯态势下,爱普特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与上游供应商展开深度合作,全力维持成本和价格的平衡,整体上保障了客户的生产需求。同时,高灵活度的客制化服务也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完全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又在极大程度上帮助客户规避了商业风险,这或许就是爱普特能够赢得市场高度认可的重要因素。
虽然RISC-V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是相对于ARM市场份额来说,差距仍然颇大。我们需要更多如爱普特这样实力与情怀兼备的企业参与到RISC-V生态建设中来,助力中国MCU产业高速发展,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国产创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阅读
-
阿宽开放透明车间,品控监督覆盖产品全...
2月18日下午,第一食品资讯前往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测试助力企业实现业务场景数字化改...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赋能下,万... -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态势报告》发布...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是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经济社会... -
精心调校面面俱到 HyperX火星2游戏机械键盘
态度决定一切,这不仅是专业厂商立足的根本,也是每一款产品可以收... -
北京冬奥会背后的黑科技:讯飞听见用A.I...
近期,全民关注的顶流无疑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前有惊艳世界的天... -
草本魔力是什么长肉鬼才?我家猫一个月...
拥有一只胖嘟嘟的软萌小猫咪,是每一位铲屎官的梦想。那么如何让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