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环球热闻】师北宸:创业维艰,幸好我变「笨」了

2023-02-18 18:31:15    来源:花锦烟尘外

创办一把钥匙近三年,写作训练营也办到了21期,北宸老师帮助近10万人掌握了写作能力。

但他却说:创业维艰,幸好我变「笨」了。


(资料图片)

为什么创业会使他变笨了?

为什么变笨是一件幸运的事?

相信今天这篇文章会对你有所启发

《论语》有云:

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我看来,这几句话都在强调自省的重要性。自省,就是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自我成长和自我学习。

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存在误区。“今天学到了三个知识点,好开心!”你翻开经济学教材,学到几个概念,了解了以前未曾了解的领域——当然,这非常重要。可是,如果只是把学习定位为学到新知识点,难免让自己陷入自我局限之中。

我认为学习更底层的逻辑是:发现自己的心智模式,识别它,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它。只有这样,你才能往自己身体内不断注入新的知识、思想甚至是智慧。

这一句话读起来特别简单,可是据我观察,很多人没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时,倒是能第一时间指出来。比如我就时常去看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这也是我要不断迭代的方面。

在《原则》一书中,瑞·达利欧写了一个成长公式:

痛苦+反思=进步

我给这个公式加了一项:

痛苦+反思+行动=进步

如果你在过去十年里没有好好锻炼过,决定从现在开始跑步,那么刚跑上几百米,你或许就体验到了痛苦。这时候,你要停下来,还是继续跑?在锻炼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痛苦就停、就躲,你很难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你把痛苦视为幸运,那么恭喜,你开始进步了。

痛苦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透露了很多的信息。身体和精神上不舒服,想放弃,想躲避,这是生物本能。接下来,你可以想一想:“咦,我能不能从痛苦上学到一点什么?”再接下来,你还可以想一想:“学到之后,我能做点什么?”

假如人类没有大脑,碰到痛苦的反应可能是逃避;幸好人类有大脑,可以帮助我们反思,甚至能让我们在反思之后行动起来。

跑步的过程伴随着痛苦,我们可以不断告诉自己:痛苦是一个幸运的信号,它在让我成长;我要做的是迎接它,而不是逃避它。

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权,选择逃避或者迎接。生物的本能是趋利避害——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逃避,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网络上曾经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视频,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球场边线以便阻挡、拦截对方发球队员的球,对方队员在发球前以非常快的速度做出往科比眼前砸的动作——科比竟然像没看到一样,眨眼速度和面部表情几乎没有变化。这个视频从国外疯传到国内,大家都惊讶于科比的反应。长期的训练,让他克服了生物的本能反应,不会轻易被对手假动作骗到。

在痛苦中学习,你会感受到真正的喜悦。

我们每次讲完一次课、做完一次活动,都会“原地复盘”。所谓“原地复盘”就是立即开会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讨论未来要如何改进。有时候讲完课回来已经晚上10点多了,我们甚至会讨论到深夜12点、1点;早上还会进一步反思,然后把复盘的结果发到群里同步给每个人。每个人讲一讲这次活动有哪些可取之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下一次立即调整。

我们的写作训练营社群中也是如此,每一位助教和班长养成了每天写复盘总结的习惯。

经常有学员跟我反馈:“我的同事告诉我,一周不见,我又有变化。”

每周都发生身边的人可以感知到的变化,这就是进步。

习惯自我反思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不断被打击,这是好事——我们开始从愚昧走向自知。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叫“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Dunning-Krugereffect)的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在“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中,一个人从愚昧山峰到开悟之巅,会经历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

你知道大部分的人都处于哪个阶段吗?——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一个阶段,但自从创业之后,开始承认我有越来越多的“不知道”。

这样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下可行吗?这是唯一的方法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甚至在线下私房课中,经常上各种课程的同行评价我说:“你是我见过说‘不知道’最多的讲师,也是展示自己弱点最多的讲师。”

几个问题追问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只能老老实实做一件事:做更多的研究和了解,投入更多的时间把事情做到极致。然后不断和同行探讨,看看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在市场中大概处于什么位置和水平。我一直尽可能客观地认清自己究竟知道些什么。

反思,其实是一个不断“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过程,知道了自己不知道什么,然后再努力把自己的“不知道”弄得更明白一点。这时候就会离自知,乃至开悟更近一点。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处于愚昧山峰呢?举一个我愚昧又自负的例子吧。

几年前的我,一个PPT讲一年,内容几乎没有变化,而且也不找同行的书和课程虚心学习。听到别人说同行哪里不错的时候,总会有一种骄傲的心态,甚至下意识地反对别人的说法。这实在是过于狂妄。

这一转变让我放下自己的骄傲,尽量以一种客观、理性的视角,全面听取别人的看法,并且努力关注那些可信度高且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看法,除了听对方的观点以外,还要重点听对方的思考过程和推理过程。

现在回头看,那时候的自己竟然能讲出这种话来,真是觉得汗颜。此后,每当自己的骄傲抬头,脑子里马上又会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虚心点儿吧,你懂的太少了,嘚瑟什么?

自我反思并不容易,但只有面对,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下一期「3天写作训练营」

现限时3人拼团价1元

你可能还喜欢

「多读书、勤思考」为什么是写作最忌讳的事情?

为什么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都混得不好?

师北宸:坚持写作100天后断更?没想清楚这个,我劝你不要学写作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关键词: 知道自己 心理效应 告诉自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