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天天快资讯:写意讨论丨资本寒冬下创新药的布局和投资逻辑

2022-12-17 17:36:33    来源:梦想家聊生活

资本寒冬、创新“内卷”、地缘冲突、药品医保谈判等多因素叠加下,中国创新药开发似乎正步入僵局,艰难求生。


(资料图片)

应当说,医药产业仍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之一。但如何创越周期?这已经成为多方需要回应的必答题。对于创业公司,资金缺口该怎么填补?对于投资机构,当下的抄底和捡漏的好时机吗?对于政府园区,又可以怎样提供服务?

11月初,由同写意策划的“2022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上,一场关于“资本寒冬下创新药的布局和投资逻辑”的讨论吸引行业关注。写意君就圆桌对话内容进行整理,希望能给业界提供破局的思路参考。

程增江(主持):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发起人,科贝源医药董事长

孟凡强:翰博瑞强医药董事长

黄反之:分享投资创始合伙人,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

杨 锋:蓝海资本创始合伙人、CEO

黄 鸣: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局长

李长青:埃格林医药CMO

程增江

资本寒冬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如何根据这样的形势调整布局,是大家都在思考的。从投资人的视角,怎么看待当下的资本寒冬?对于投资来说有何变化?

黄反之

首先需要明确,医药创新发展离不开资本,因为这是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我的感受是,好像每隔两年行业就要说一次资本寒冬,但这次资本寒冬跟之前的都不同,这次是真的“寒彻骨”。什么时候能结束?我认为没有预期。

现在中国创新药受到集采等政策端的影响,如果再加上资本寒冬,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有人说中国创新药公司30%会死掉,我觉得这个数字就太乐观了,我认为80%会死掉。投资机构也是如此,我认为80%的投资机构也会死掉。

杨锋

比例上可能大家略有差别,我同意这个判断方向。我觉得30%到40%的初创公司会出现问题。

为什么稍微乐观一些?首先,我们本身作为投资机构,自己投资的企业肯定尽可能支持。其次,即使这些早期的公司资金不够,无非是裁员、优化管线。所以应该说多少都会受影响,但要比完全死掉的程度来讲略好一点。

程增江

除了投资机构,产业端是如何看待资本寒冬这个事情的?

李长青

埃格林是做小分子的,聚焦在自免、眼科、心血管三个领域,我们的目标是在这些方面成为领头羊。我们提出一个词叫first-in-disease,而不是做first-in-class。最近跟投资人聊天,对方说很多的first-in-class按照“新分子、新专利”的标准,好像很容易做。这实际上是将first-in-class烂用了。

First-in-class有两条非常严格的定义,须满足其中一条. 1) 是在这个机制里你是第一个,例如PD-1领域,first-in-class不是说你在一个分子上做修饰;2) 是首个被药监部门率先在全球批准。对我们来讲,黄斑变性赛道目前是全球没有批准的药物,这是我们所聚焦的地方first-in-disease。

当然,做新药离不开资金。我的状态可以概括成“每天早上起来就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找钱,第二件事情是活下去或者说断臂,第三件事情是看”天气预报”, 投资开始上涨的时刻不是太阳升起的时候,而是当夜晚从漆黑变为稍微不那么漆黑的时候. 短期内,我们不认为太阳将很快升起,看看这个黑暗能不能变淡一点,这是我们盼望的天气变化。

孟凡强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翰博瑞强,就强在对市场的感知上。很多人说创新药的投资是一个寒冬,但我不这么看。我们自己有一个小基金,我们从8月到11月初就投了4个项目。为什么会这样?

无论是first in class也好,best in class也好,在做药的时候,90%注定是死掉的。哪个企业说自己的产品有10%能跑出来,那就已经是世界顶级水平了。从过去世界500强药企的数据来看,这个成功率能达到8%算是高得不得了。

但是,难度大并不意味着公司一定会死掉。我们公司5公里范围内,光是做肿瘤创新药物报到国家药监局的就有141家,它们都同时拥有好几条管线。这是分散风险的一个方式。另外,在国内,剂量爬坡可以快速完成,药监局批下来,这个过程基本是14-18个月,如果有效,我建议把海外权益转出去,按照first in class的标准,大概有15亿美元到50亿美元不等的回报。

国际上大药企间的合作很常见,我们相对来说还没那么成熟。但我相信,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很快会出现大批大额的license in/license out。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寒冬,而是创新药蓬勃发展的春天,创新药在中国的希望。

程增江

深圳坪山推出了BioPark,在资本寒冬下,我们打算要营造什么样的环境?BioPark可以提供什么?

黄鸣

中国市场最大的平台、最大的投资人是政府,我们希望把这个产业做起来,但政府要做的事情主要是搭台,让企业来唱戏。当下的国际形势、经济环境、还是疫情,在这个背景下举办今天这个大会,可以说首先传递的一个信号,就是台子不会被拆掉,这点是我们政府真正要做的事。

我这有一个信息可以分享给大家。前段时间,深圳推出“20+8”产业布局的最新决策,叫“一产业一规划一政策一基金”,特别是对生物产业。以前,大湾区相对于长三角和环渤海确实有差距。而在前期的会议上,我们明确深圳成立一个50亿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并且,政府可以有为到什么程度?纵向比较,深圳的天使母基金,政府是出40%,然后交给专业GP来投资管理,现在我们准备设立的新基金,政府投资70%,可以说是身先士卒。

现在的资本寒冬,对于深圳来说也是机会。我们推出BioPark,不管是创新链还是人才链,我们都希望能给到支持,希望当大潮退去,药企、投资人、CRO都知道,谁在真正支持中国原创新药或者生物产业的发展。

现在BioPark里20%是做药的企业,Biotech是数量有80家左右。我相信未来还会快速增长。

程增江

全国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生物医药园区,BioPark能提供什么价值点吸引企业来这落户?

黄鸣

第一点,我们这个戏永远在唱,搞生物产业的道路要漫长,在寒冬的时候大家相互取暖,而这里的火永远旺,在这里你能找到我们完整的生态链,找到投资人,找到服务机构,找到伙伴和生态。

第二点,深圳刚刚成立首期5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这里有钱。

第三点,在深圳要做生物医药,成本最关键。资本寒冬时,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的租金每平方米是40到50元,而且我们还有补助,对Biotech,我们最高可以补贴到90%。

第四点,我们的工业生产基础在。污水处理厂明年6月投产,生产所需的蒸汽直接通达每个园区,大家不需要担心需要用蒸汽造成自己烧锅炉、环保过不了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正在打造从药物筛选、研发、药效、药代动力到GCP都覆盖的产业平台,全创新链条元素在这集聚。

程增江

投资喜欢讲的一句话叫“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现在是不是一个抄底的过程和机会?如果抄底,我们该怎么具体选择?

黄反之

投资界还有一句名言,叫“投资最大的敌人就是贪婪和恐惧”,前两年就充分体现了贪婪,不光是投资人贪婪,创业者也贪婪,所以才造成今天那么大的泡沫,这是不可否认的。

因为我们是投早期的,早期的相对泡沫少一点,20%-30%是可以接受的,到成长期可能就一倍的泡沫,到Pre-IPO的项目基本上两三倍的泡沫。今天二级市场下跌,是一个泡沫刺破的过程,是迟早会来的理性和价值回归。

8月底,我对港股18A的51家企业做了一个梳理,其中有38家是做新药研发的,有13家是做器械的。这51家在8月底只有6家企业比发行价高的。去年8月,18A的企业30多家企业,股价一半是上涨一半是破发。如果还是这样的公司,产品又没上市,那你能说它很低吗?不能,只能说它是一个合理的回归,去泡沫化。

那是不是到最“底”了?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它一定是相对的周期性底部。从投资的角度,首先我认为生物医药不可以投了。任何时代,一定有活得好的,投得相对好的赛道。全球发展也印证了,生物医药一定是跨越长周期的,否则也不可能被称为投资界皇冠上的明珠。这意味着它非常耀眼,同时你想摘取它是很难的。

另外一点,现在大家都恐惧,的确又是你去投资布局的好时机,一定比你两年前去追那些热点,抢那些Pre-IPO的项目的付出好很多。二级市场回落,一级市场也跟着大幅回落。现在90分以上的项目也许还比较容易融到资,但也不会有谁去抢;80分出头的项目基本上融不到资,80分以下的项目就不用说了。

今天是一个比眼光、比质量、比差异化的时候。手里真正有钱,投资逻辑真正是聚焦长期价值的机构,现在是从容布局的一个非常好的节点。

程增江

会不会存在这种情况:公司产品到二期临床,估值40亿元,下一步上市大概率破发,但不出手去救原本投了的这个项目可能就黄掉。这个时候怎么办?

杨锋

我们比较幸运,投的公司基本上是创始人努力,再加把握时机,现在还有比较充裕的资金。但提到的这些情况我也有耳闻,很多公司爬到半山腰,的确实比较痛苦。

我提一些小建议。第一,企业特别需要钱,那么生存第一,发展第二。我觉得能在平轮融到资已经非常幸运,如果下不了这个手,老股东又不愿稀释,你可以一个平轮,或者内部老股东来一轮自救, 这考验股东们的大家的沟通协作。

第二,在企业特别需要融资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融资,手段需要多样化,得放开想,除了股权融资,还包括跟有资金实力的钱的医药公司大机构合作开发,对外授权合作,以及考虑间接融资手段包括可转债融资,以及合理考虑现在银行贷款,我知道像坪山有银行通过特别好的政策工具,通过支持知识产权包(IP)进行证券化融资,包括企业单独专业抵押融资等,一定程度融资。所以,需要多想办法。

大家不要以为,市值下来的公司才会面对当前的挑战,很多表现不错的公司,账上资金也许也只能支撑18个月,连走完一个市场周期都不够。

从投资人的视角来说,现在的环境确实会带来一个趋势,就是转投早期。这个阶段主要估值靠专利,本身价格具公司备有弹性,成长比较快,但而且不会像那些进入产品中后期的公司,前面就被投资机构抬高了,估值下不来。

程增江

关于IPO,各位在市场方面有什么建议和看法?港股18A、科创板、纳斯达克,怎么评价它们这几年的表现??

杨锋

如果综合考虑融资金额、流动性,我觉得尽可能是在国内A股上市会更好。

目前,地缘政治关系不太明朗,这个时候要慎重出海上市,尽管我们也看到了大的合作趋势还在,但波动性还会持续,我认为当下的风险比较大。

港股的话,现在的局面比较尴尬的,通道虽然打开了,但投资人陆续离场。多探索在大陆的资本市场,现阶段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无论是医药或者是器械。

黄反之

当下大家对资本市场的选择,实际上是非常有限。首先,美国已经不太合适作为首选地。就算上市了,可能也不受待见,要么你主动退市,要么是别人逼你退市。现在的中概股表现就是一个例证。

原本香港是介于美国和A股的一个选择,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香港市场也变得不理想。这背后可能有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变弱,国际资本在往新加坡、美国转有关。

所以总体而言,A股肯定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选择。至于未来,我觉得还可以关注新加坡,或许这会是一个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市场。

李长青

作为药企,上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长远的事情,我们更关注当下该怎么做。

我最近看到一篇研究,回顾了不同群体在经济发展周期中的表现,对于医药行业也很有启发。最富有的人从金融市场的混乱中受益,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买入优质资产。需要承认的一点是,外部资金投资的时间节点,这些企业是控制不了的。但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打造自己的优质资产。

第一,是量到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当下企业发展的逻辑。以前大家可能更多从量的层面去看问题,融大规模的资金,然后上市。现在我们求质,聚焦怎么把质量做好, 聚焦做出真正原创性的突破, 与患者同行. 这离不开人才,一类是很善于做颠覆性创新的发现(discover)人才,一类是交付(deliver)人才,你需要把这两种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需要布局一些新技术。怎么将各种生物技术,用到你的载体上,为你带来增值,这是很重要的策略。当然,这也要结合自身的诉求,像AI很火,但也不是为了AI而AI。

第三,还是人文。做一个企业,在不利的环境中保持你的韧性、专注。

程增江

黄局听下来,有什么感受?我们坪山是不是能在其中做些什么?

黄鸣

应当说,坪山的机会来了。我们要在别人感到危险的时候,能看到转机。政府现在重点在下注这个行业,这就是一个证明。

一个产业有潮起潮落,一个企业也有顺利的时候和受挫的时候,但长期来看,肯定会有一批差异化的公司跑出来,我相信其中肯定会有深圳的企业身影。

最后我想发出一个表态,坪山愿意和我们创新企业、投资机构共同努力,坪山愿意做好投后的服务者角色。

一 END 一

【2022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大会 】

● 写意报告丨靶向BCMA的免疫细胞药物开发

●写意报告丨TCR-T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机遇和挑战

●现场丨2022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2022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十个主题论坛高潮迭起

关键词: 投资机构 发展大会 深圳国际

相关阅读